经济基本面平稳向好 不存在失速贬值风险
人民币大跌属短期波动(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周小苑
在美元近期持续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两日大幅下挫,26日即期汇率甚至一度接近跌停。专家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暴跌是欧元贬值引发的市场短期震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虽然仍有下行压力,但总体将保持稳定。
单日跌幅逼近“跌停线”
欧洲央行近日宣布的购债计划给国际汇率市场带来巨震,美元指数受此影响强势飙涨。而欧元、澳元、加元等主要货币汇率纷纷急速下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出现大幅下跌。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1月2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84,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跌42个基点,并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挫,两日累计下跌137个基点。
而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更是出现暴跌,继1月23日大跌222个基点后,26日再度大幅贬值254个基点,创下自去年6月以来的新低。盘中最低跌至6.2569,跌幅达1.94%,一度逼近中间价的最大波幅2%。不过27日,深度下跌的即期汇率反弹107个基点,收于6.2542。
事实上,自2014年3月央行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以来,尽管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幅度增大,但是单日波动如此接近“跌停线”还是首次。
欧元“放水”是诱因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触发人民币汇率大幅下挫的幕后推手,无疑是欧元区量化宽松所引发的贬值潮。在1月22日欧洲央行宣布推出总额达1.08万亿欧元的购债计划后,瑞士央行随即宣布与欧元汇率脱钩,印度、丹麦、加拿大等国央行相继宣布降息,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显现。
欧元的疲软直接驱动了美元的坚挺,人民币因此受到巨大贬值压力。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的走强,从而可能会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
在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目前人民币这一轮下跌,似乎是有意为之的结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避免人民币汇率震荡,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纹丝不动。现在美元一骑绝尘,人民币必须更多地参考其他货币,以免和美元一起高高在上。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相当于又一次“蜕皮”,相对而言比较弱势,人民币承受不了高处不胜寒的风险。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认为,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化外汇干预,逐步摆脱依靠外汇占款供应基础货币的模式,允许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这不但能有效防范跨境套利和套汇行为,而且能够提升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更为频繁。
长期仍将保持稳定
事实上,人民币在2014年仍是除美元外走势第二强币种,相对于欧洲、日本以及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人民币实际汇率仍保持升值趋势,人民币兑欧元汇率近日更是升到7以上,创下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
“人民币不存在类似卢布这样的失速贬值风险。”叶檀表示,考虑到中国仍然有3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以及大量的欧美国债等资产,人民币大幅下跌引爆国内债务危机是不可想象的。
“人民币汇率短期虽存贬值压力,但中长期仍将保持稳定。”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认为,虽然影响汇率的因素较多,但首先还是来自于经济基本面的平稳,从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和与全球相比的速度来看,未来还将有效支持人民币汇率的平稳。
此外,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与中国签订人民币清算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已分别达到12个和28个,还有169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市场投资,因此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十分重要。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预计央行2015年汇率目标应是保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允许人民币对美元适度贬值。保持对外汇市场适度干预,稳定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促进汇率总体基本稳定。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审慎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1月28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