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本币回流渠道 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境外人民币股票有望开闸(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王俊岭
近日,相关部门表示,正在酝酿推动境内企业赴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双向开放有望使人民币国际化走向新时代。对此,专家指出,境内企业到海外发行人民币股票,不仅可以让境外人民币服务国内实体经济,还可以进一步巩固人民币作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纽带的地位。
发行条件基本成熟
中国企业赴境外发行股票,募集来的资金难道不是美元、欧元等一篮子外国货币吗?还真不见得,未来的答案也许还将包括人民币。日前,央行相关人员表示,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持续普及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深,境内企业赴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有望开闸。
这一继沪港通后的最新政策走向,无疑以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为基础。央行数据显示,自2009年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分别达到2.09万亿元、2.94万亿元和4.63万亿元,今年仅上半年人民币国际结算量就冲至3.27万亿元。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预计,2014年这一数字会超过5万亿,占所有贸易额的22%。
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明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中国企业和人民币都需要更大的国际空间外,监管层允许到境外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海外人民币资金规模已经很大。
“目前伦敦、新加坡等多地已经集聚了巨量的人民币资金。尤其是香港,据估计其人民币规模可能已高达2万亿。这部分资金如果不能通过贸易渠道回流到国内的金融体系,就要开辟新渠道。监管层已经允许企业到海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如果在此之外再放开境外人民币股票,理论上可以拓宽海外人民币回流的渠道。”徐明棋表示。
人民币国际化迈新步
怎样判断一种货币国际地位的高低?答案是看它在世界各地人们生活中的“出镜率”。
货币用途广、持币信心足、各国抢着要、汇市频现身的货币自然就是“良币”。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 )统计,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七大国际支付货币,其“出镜率”着实不低。
“目前,人民币跨境交易的主要载体是国际贸易,人民币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贸易中被用来计值和结算。但人民币作为跨境金融交易的媒介还不够发达,这与我们还没有完全放开国内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关系。”徐明棋分析,境内企业到海外发行人民币股票,不仅可以解决国内一些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让境外人民币服务国内实体经济,还可以进一步巩固人民币作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纽带的地位。
专家预计,未来随着境外人民币股票的发行,人民币的“出镜率”有望“更上一层楼”。“从货币的职能上讲,境外人民币股票的开闸将大大拓宽人民币计价物的使用面。未来,不仅是贸易结算,就连资产交易也将在‘无兑换’条件下用人民币来进行,这无疑让人民币国际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波对本报记者说。
监管护航降低风险
到海外发行股票融资,企业资质如何认定?定价机制如何解决?外资金融机构能否承销?获得融资后可否在境内自由使用?专家提醒,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与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有着密切关联,可能会引发相关的风险。
不过,在专家看来,这种开放试验势在必行,控制风险的手段也远多于风险本身。“目前到境外发行人民币股票,还没有专门的境外人民币股票交易所或网络,那么我们的监管层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离岸的人民币股票交易市场,在监管的护航下让其发展壮大。”徐明棋建议,未来对资金的用途和信息披露还应实施国际化的监管,股民可以按照国际规则起诉违规的发行企业,得到相应赔偿。这样,既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又真正地服务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实体经济。
“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监管、降低风险同样需要苦练内功。张焕波认为,监管层在推动境外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同时,一方面应加快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借鉴、创新便利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应保持当前人民币的低通胀态势,让利率和汇率在合理区间波动,稳定持币者的预期,从而为人民币获得更大的“舞台”和更高的“出镜率”奠定基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11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