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在实现粮食增产和提升粮食品质的军功章上,缓控释肥功不可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扶持高效缓释肥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号召,抓住机遇,适时推出了具有同步营养特性的新型高效缓释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高效安全肥料研发”和“启动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作为农资行业的代表,施可丰在缓控释肥方面有非常先进的技术突破,目前在国际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据施可丰董事长解永军先生介绍,
缓控释肥的技术突破主要包括稳定性肥料和脲甲醛技术,在氮磷钾养分当中,氮养分的缓慢释放,施可丰将多种技术相结合,掌握作物需肥曲线、土壤需肥曲线和养分释放曲线。其中还包括微生物和矿质螯合技术,可调整土壤品质。同步营养肥控制作物在120天内得到所需的养分缓慢释放,但若超过120天,就需要植物油包膜技术,进一步达到时间长、环保,不造成二次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效果。与同类产品相比,日本的树胶包膜,以及国内一些控释肥料也是树胶包膜,但它会在土壤中会造成20年不能分解的污染效应,致使土壤、空气、环境的二次污染,虽然达到了控释效果,但也同时带来了其他负面影响,只能解决短期问题。
2008年,我国唯一一个化肥院士刘更另,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带领国家顶级专家团对施可丰植物油包膜技术进行了鉴定。包括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沈其荣,时任农业部土肥部部长高祥照,科技部新型肥料研制组首席专家组长吴志杰等人也参与其中。得出结论,植物油包膜技术有3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各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属于稳定性肥料,也令施可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这方面的最高奖项,再加上欧阳平开院士的螯合技术,一次性施肥,满足S型释放需求。用农业部部长李蓉的话说:“目前这种技术在国际也是领先的。融合了长效和配方施肥、土壤修饰的集各种技术之长!”
在四年前的黑龙江红星农场,中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展了生态示范,施可丰也有幸参与其中。由于红星农场是专业化农场,有原本稳定的化肥供应商,所以施可丰也在逐年向这类大型国营农场、种子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渗透推广,并得到了充分认可。在这期间,施可丰也得出一个结论“化肥配好种,好种配好肥”,和种子企业形成一种“种肥同步,两面集成技术”,并派出专人和机械上门为农民播种,这也是施可丰未来的经营发展方向之一。随着国家土地的集约化、科学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未来的施可丰会成立农业科学院、新型农业公司等等。施可丰现在已有30余名农业、土肥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在做专业合作化的市场和农场,用技术和实验示范等手段推广新型肥料。特别是对同步营养肥与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种、肥经销商的合作,均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现在,施可丰已和国内前三位的种子经销商,包括国内玉米销量第一的秋乐种业、德农种业合作三年以上,还有一些大的专业合作社、种子经销商都在与施可丰合作。
科技以农为本,施可丰依靠科技力量造福三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施可丰的科技水平为什么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记者采访了解到,施可丰的历史虽然到目前为止只有20年,属于年轻企业,在成立最初也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的。但是,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未来核心,单纯依靠自身研发远远不能支撑企业的未来。所以,施可丰从2005年开始就立足于国内、国际顶尖产品技术和研发部门的合作。首先选择中科院,与中科院生态研究所合作至今,并不断研发新产品。在信阳,中科院信阳生态研究所成立了中科信阳新型肥料研发中心,施可丰也建立了国家级土壤与肥料实验室,立足最高端研发合作。在产品研发上,稳定肥料已被施可丰连续提高两次,改变了土壤品质和作物产量。2013年,施可丰推出两项新技术,第一个是降解酶相关技术,起到降解蔬菜、水果、粮食中农药残留的作用。此外,该技术还可应用于农业污水处理;另一个是聚合氨酸,可改变土壤和农作物品质,并已经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企业使用,造福社会。同时,施可丰也与众多农业大学合作,培养学生人才,为今后更多新型产品的推出打下良好的内部人才基础。施可丰坚信,科技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懈动力,没有这两点,企业便难以长久生存。(稿源:广告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