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经济 >

政局动荡,乌克兰经济陷入泥淖

2014-05-02 08:18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谢亚宏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博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30日批准向乌克兰发放为期两年的170亿美元援助贷款。几天后乌克兰就将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批32亿美元的援助。根据援助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救助的前提条件是乌克兰当局应实施一系列经济政策改革,其中包括对货币和汇率政策、金融部门等关键领域的改革。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乌国内经济每况愈下。根据乌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通胀可能超过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今年乌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5%,国家债务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7%。去年12月以来,乌货币格里夫纳兑换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约30%,今年一季度的国际收支逆差42.76亿美元,去年同期则为18.21亿美元顺差。此外,由于俄罗斯已经取消对乌天然气价格优惠,乌克兰被迫大幅度提高燃料价格。
 
    据报道,从5月1日开始,乌克兰居民消费天然气的价格上涨56%,而这仅是第一阶段;到2017年提价完成时,天然气价格将是最初的两倍。乌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乌克兰至少需要35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才能避免债务违约。
 
    乌克兰独立后的20多年里,其经济状况一直不尽如人意,去年11月乌总统亚努科维奇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最大的考虑就是加入欧盟的经济代价太大。虽然俄罗斯在去年年底曾承诺向乌提供天然气优惠和150亿美元贷款,但危机爆发后,一切已经化为乌有。
 
    为了帮助乌克兰度过危机,西方国家已经有所动作。欧盟从4月末开始对乌克兰实施单方面的临时贸易优惠,对来自乌克兰的大部分工业品和所有农产品实施关税减免,该措施一年可为乌克兰节省5亿欧元的关税支出。美国国会也已通过议案,将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贷款担保。世界银行表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认贷款后,它们也将考虑进行援助。由于上述援助均无法马上兑现,即将到位的32亿美元贷款对已经身处泥淖的乌克兰来说绝对是急需的“救命钱”。
 
    乌克兰经济研究与政治咨询中心主任伊戈尔·布拉克夫斯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将减轻乌当局的财政负担,缓解格里夫纳的贬值压力。但是必须注意到,这是需要偿还的贷款,乌当局必须做好长期规划。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后苏联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尔乔姆·佩林对本报记者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包含了诸多政策改革的先决条件,同时贷款将根据执行效果逐步发放,因此乌当局的执行能力是今后援助的决定条件,要想走出经济衰退,乌当局必须集中精力实现国内和解并改善商业环境。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伊利亚特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及欧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罗伯特·奥尔唐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西方国家赶在乌克兰大选前给予乌克兰援助,但乌政府自身是否有决心进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才是决定国家走出经济泥淖的重要因素。 
 
    (本报莫斯科、华盛顿5月1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0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