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经济 >

金玉(荆山玉)解说——论金玉、和氏璧、荆山玉的关系

2014-04-16 13: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
    地理背景
 
    关于金玉的地理位置,有两本权威著作不得不提。一是《山海经之中山经》记载的:“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金玉在书中解释为未经提炼磨制的天然金属矿物和玉石。根据书中记载,景山是沮水发源地之一。另一本是北魏地理学大家郦道元的著作《水经注》,书中记载:“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西北景山,即荆山之首也。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导。”书中对沮水、漳水的位置有了明确的界定。
 
    根据上述两本书籍记载结合现实情况,我们发现,沮水发源地的主要山脉为景山,一山三峰,分别为望佛山、凤凰山和油山(现名)。这三山是沮水的主要发源地,地理位置为古房陵县至沮阳县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神农架和湖北保康的交界地带,与《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精华》一书记载春秋时期地理地名相符。这样从历史上就证明了,凤凰山一带存在一种特殊的矿物质(金玉结合体),古人称为金玉。金玉的形成据地质专家考证是在数亿万年前通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将多种矿物质融化后,在上冲隆起过程中冲碎了优质的硅酸岩层,融化一体,在运动中造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籽石,形成了五颜六色的优质角砾岩,与其它玉石形成原理基本一样。籽石外面还包裹了一层以枣红色为主的坚硬石皮,是自然形成的单体籽石。
 
    综上所述,我们再次发现荆山玉不是什么神奇的事,而是顺理成章。
 
    历史背景
 
    约两千多年以前,玉器文化在荆楚大地上可能达到鼎盛时期,是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举国上下热衷于玉器加工、收藏,同时把玉当作一种珍贵的礼品,来展示自己的忠诚和礼仪。楚人卞和就是其中的一员,因此当他在楚山中得到宝玉后,为了彰显他的忠诚,他将宝玉献给君王,从而谱写了卞和献玉的动人篇章。
 

 
    《诸子百家卷:韩非子》中记述:“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武、文)王”。据史料记载,卞和是楚山沮水之人,当时居住在楚山之下现沮河边马良至歇马卞家湾一带,这一带相连的有三座主峰,分别是凤凰山、望佛山和油山,与历史记载相吻合。因当时的交通条件不可能远行,所以说卞和寻玉极大可能在他居住的周边。因当时植物茂盛,覆盖物深厚,地质勘探条件差,不可能劈石开山寻玉,所以寻玉的基本地理条件以河流为主,那么只能在沮河附近河流、小溪中寻找。沮河下游有一条通城河,沮河南侧有一条黄马河(现名),西北边是南河,这几条河流距离卞家湾都在百里内,对楚人卞和来说这就是他的最佳寻玉范围。
 
    传说和氏璧有璞,因玉匠看不透而卞和受到剁脚的惩罚,这个说法存在疑问。玉石从古至今大部分都带璞,开璞见玉是玉匠的基本常识,厉王的玉匠们不可能草率地定论是石不是玉,从而对献玉者实行重罚。厉王重罚,武王重来,更显示出这个硬道理,也印证了古人所说的,有眼不识荆山玉和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典故。
 
    通过我们和地质专家多次勘察,并辅以现代地质科考技术,我们发现凤凰山一带有很好的宝石粒岩及优质玛瑙。为什么说它与和氏璧有关,其理由如下:(1)离卞和故乡很近,古代从沮河到南河有一条官道,途经望佛山和凤凰山下的小溪,溪边的山体陡峭,洪水将山上的宝石冲入小溪,可能性很大;(2)和氏璧就是带皮的特殊石头,可以说当时的玉匠和爱玉之人都不认识,所以没有人说它是玉;(3)为什么卞和认为它是一块宝石,因这种玉沾水后才显得透润,有阳光才可以照射出各种色彩,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它看起来就是一块石头;(4)这种石头最主要的特点是粘在宝石周边的石衣均为金黄色和红色,象征着皇家贵族,但它不打磨就像黄泥,打磨后才能显出它的光鲜亮丽。最主要的是这种宝石是多晶体组合而成的,经阳光照射后会因折射角度而物理性变换色彩,与史书上记载的相符。文王将这块石头打磨后才得知它是美玉,并赐名为和氏璧,为献玉者卞和封功。
 
    为什么秦王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玉并制作为传国玉玺?因为:(1)和氏璧的色彩玉质无它可比;(2)连接宝石的玉衣含有珍贵的金属;(3)其象征着政治权力和民族凝聚力。当时的诸侯割地称王,秦王统一天下的心情迫切,需要一种神秘有力的文化来凝聚民族,统一国家。这块玉让他有了灵感,大自然能把一块宝石破碎,又将这块宝石聚拢,组成五颜六色的颗粒状宝玉。这让他想到了分裂的民族需要一种文化,能将所有民族凝聚在一起,为他所管,实现他统一国家的梦想。秦王想到了大自然能粒石聚宝,大民族也可育人强国的硬道理,所以他制成了传国玉玺,传承“得玉玺者得天下”的文化。
 
    我们不更多地去论说和氏璧是什么,在哪里,也不妄加定论和氏璧与金玉的关系。但根据多位历史名人和地理学家的记载,金玉的位置在沮水发源地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我们只去探索金玉的奥秘,至于它是不是和氏璧,这需要后人去评说。
 
    现实背景
 
    为什么后来没有人再发现这种宝石?原因如下:一是地壳运动使出现这种宝玉的地方被泥土石块所掩埋,小溪河流也改变了它的流向,以至覆盖到如今。因数年前的一次泥石流冲刷,它才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二是玉文化是根据不同时代的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品的高低来划分阶段的,正所谓“盛世出玉”,有可能在战争和贫困时代无人问玉;三是可能部分人把玉石定义的太狭隘,被人们发现并且认可的美石就称为玉,而那些藏在地下没有被人们发现的美石矿物质,大部分却不被认可。我们想这是个误区,还有很多比现有的美石更好的品种,难道新发现的美石就不是玉吗? 
 

 
    在新发现的玉石地带,流传着很多的神话传说:如凤凰山、落凤石、凤瀑峡、得玉泉、得玉岩、玉龙沟等,都与卞和得玉的传说如出一辙。上述传说的起源地都在现在出玉的地方十公里内。
 
    几十年来,我们认真研究了历史资料,收集民间传说并整理有关线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专家多次对荆山山脉及周边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勘探,样品采集、制作,检测分析等,先后在荆山周边发现了七种玉。其中红黄相间条纹状玉赛过战国红,纯红色的赛过南红,白色、黑色的如同和田玉,蓝色、绿色的可与翡翠媲美。尤其是红黄多彩条纹状和粒状的宝石粒岩最为神奇美丽,无它可比,通过目测、检测、雕作,我们发现这种红黄多彩的宝石粒岩其硬度、润度、色彩与文史资料记载综合分析相吻合,它的主要成分有硅、铝、金、钠、镁、铁、钛等,《山海经》中称为“金玉”,我们称之为“金镶玉”(也称为玉皇袍)。
 

 
    根据从古至今的史料记载和传说,金玉(荆山玉)就是超硬度的顶级宝石,它既有玉髓、玛瑙的化学成分,又含红绿宝石的化学元素,而且它兼具钻石的硬度、玉髓的密度和软玉的润度,其主要特点有:
 
    (1)深厚的文化底蕴;
 
    (2)多种美丽的色彩;
 
    (3)含有珍贵金属及微量元素;
 
    (4)超强的硬度。
 
    金玉(荆山玉)是一个困扰了世人几千年的谜题,想要去破解它,还需要学术界继续研究讨论,但不管怎么来论证,这种玉石就是大自然形成的顶级宝石,是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和皇家贵族气派的纯天然金镶玉。(任科  章茨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2014年1月25日第六十五期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