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经济 >

毕节试验区系列报道之二

2014-04-02 12:10 来源:中国网魅力贵州

硕果累累展新貌 磅礴乌蒙写华章

——毕节试验区贯彻落实国办函35号文件成果与愿景

\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在威宁迤那镇凋调生态中药材种植 苗麒麟 摄

马年春来早,乌蒙别样红。送走硕果累累的2013,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4,毕节大地处处焕发着盎然生机。

回首去年,成果丰硕。2013年2月7日,国务院以国办函〔2013〕35号文件批准了《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下称“35号文件”),精心描绘了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毕节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机遇,举全市之力,高位推动,抓好落实,取得了丰硕成果。

\

(国发35号文新闻发布会现场)

——政策“红利”叠加释放。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西部〔2013〕365号文件下发《关于印发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后,国家国土资源部、国家人社部、国家农业部、国家商务部、国家环保部、国家水利部、国家卫计委、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国家信访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信部等十五个部委专门出台支持毕节试验区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国家科技部认定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明确毕节泰丰园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林业局将毕节明确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授予纳雍县“珙桐之乡”称号;国家旅游局授予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5A级景区;国家住建部将毕节市列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人社部将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列为国家级职业培训中心;卫计委将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国家抗癌症项目试点(全国两个);工信部支持毕节试验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能源局明确毕节煤制清洁燃料综合利用项目为煤制油示范工程项目(全国5个);商务部将毕节列为“国家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共青团中央将毕节列为“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城市;国家行政学院为毕节中小学校长、行政管理干部进行免费培训。贵州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实施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黔府函〔2013〕73号),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责任分解方案。与此同时,贵州省水利厅、人社厅、财政厅、社会救助局等厅局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

\

(毕节飞雄机场,已开通毕节至北京、上海、重庆、昆明、广州、深圳、贵阳航线)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毕节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35号文件,加大工作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一大批事关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推进加快。中石化织金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华润大方和黔西电厂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黔西电厂二期、威赫电厂已上报国家能源局;毕节煤制清洁燃料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进展顺利;织金电厂、黔北电厂“上大压小”、肥田煤矿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夹岩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已正式开工;成都至贵阳快速铁路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厦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杭瑞高速毕节段、毕威高速建成通车,全市除纳雍县外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毕节飞雄机场建成通航,相继开通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昆明、贵阳等7条航线;威宁草海机场选址报告已通过国家民航局批复;赫章县可乐国家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已通过评审。

——试验区知名度显著提升。2013中国(贵州)非公经济论坛、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毕节试验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论坛、第四届川滇黔十二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全国中小煤机第一届交易博览会、全省第二次重大项目现场观摩会、扶贫开发工作会、第二届小城镇发展推进大会、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现场会等国家级、省级会议在毕节市召开,毕节试验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外商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2013年生产总值达到1041.9亿元;财政收入实现336.9亿元;招商引资完成16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851元、5645元。

\

(美丽毕节城区一角 毕节市外宣办供图)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贯彻落实35号文件,是我市的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利,毕节试验区各族人民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扶贫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多党合作示范区“五大战略定位”,继续加大争取支持的力度,深入推进3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使政策项目化、项目实物化,为把毕节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不断完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试验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而努力奋斗。

——科学发展试验区。加快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建设步伐,依靠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价值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大用户直供电、煤炭矿权审批、服务业综合改革、扶贫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为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推进科学发展走出一条新路。通过科学发展,将毕节试验区建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新型城市。

——现代产业集聚区。坚持“两大基地驱动、十二园区发力、标准厂房支撑、突出优势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织金电厂、黔希煤化工、中石化织金煤制聚烯烃、渝富集团煤制清洁燃料等重大项目的工作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制药、风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把毕节打造为“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毕节新型能源化工基地”。通过产业集聚,实现试验区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推动资源富集的毕节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

\

(赫章风力发电一景)

——创新扶贫示范区。构建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招商带动、资源整合、连片开发的“六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民营经济创业园、特色工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为载体,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实体;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抓好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全面实施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迅、小康房和小康寨“六个小康”工程,积极开展“教育惠民行动、社会关爱行动、家庭温情行动”,大力推进城乡医疗、养老、低保、失业和住房“五项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实行精准化扶持,做到结对帮扶干部、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等“六个到村到户”,全力巩固和发展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通过创新扶贫,举全市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消灭贫困,促进民生大改善,实现让人民更多更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的目标。

——生态文明先行区。优化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各种要素的配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施“十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石漠化治理综合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争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和集约生产,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建立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和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机制以及生态价值评估考核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软约束”向“硬任务”转变。通过生态文明先行,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将毕节试验区建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丽毕节”。

\

(厉以宁教授在试验区发展论坛发言)

——多党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形成并完善各方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经常性工作机制,大力加强与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的密切合作,积极争取中央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共同谋划、协调推进毕节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继续实施好统一战线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同心工程”,打造“同心”品牌,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建设党外干部学院,整合毕节试验区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探索建立多党合作的新机制,发展“同心”事业。通过多党合作,将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党外干部培养的基地,建设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典范。(记者 龚超 金传乾 通讯员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