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行业与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及中国经济深化改革密切相关,“外脑”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决策层和管理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职业培训带来的高回报率并且愿意对此进行持续的投入。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提升的客户期望,中国管理培训机构和职业培训师队伍的发展转型却相对滞后,管理培训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价值化建设迫在眉睫。
如何让培训的后续价值真正落地,如何让培训效果与企业绩效真正衔接,如何让培训师真正从“演说家”升级为“专业顾问”,2014年1月隆重举办的第三届“华尊奖”品牌影响力盛典大会所推选的“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培训师”给出了方向指引和参照标杆。
“华尊奖—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培训师”的评审工作历经四个多月,从内容创新度,客户满意度,客户价值度,口碑影响度,行业关注度,行业推进度等多个指标来界定培训师队伍素质标准和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著名管理与销售培训专家蔡致远(蔡利华)领衔的十位培训专家荣膺“华尊奖”。此次荣膺“华尊奖-十大最具影响力培训师”的培训专家,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分别在客户价值创造,行业标杆示范,著作影响力,模式创新和培训工具研发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和骄人的成绩,他们的荣耀当选也为中国培训师队伍的升级转型和标准界定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旨在评选重点行业杰出品牌和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华尊奖”品牌主题盛典活动,自2010年成功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唯一真实反应客户期望和品牌感知的口碑奖项、是当前最受关注的口碑奖项,体现了企业品牌和人物品牌的公众形象。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消费者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信息报、中国企业报、中国经济网等全国数百家新闻媒体对此次盛会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和其他门类繁多的奖项评选相比,“华尊奖”因其主办媒体的官方背景而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国务院直属《经济日报》集团及《经济》杂志社、中国商报社、中国贸易报社、全国商报联合会、中国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权威媒体机构作为“华尊奖”的联合主办单位,通过专家推荐,媒体评选,公众调查,网络投票,客户见证等多种渠道推选全国多条战线在创新精神、价值前瞻性、口碑传播、社会责任、影响力、业绩表现等对行业发展有新举措、新思想和建设性贡献的杰出人士和卓越代表。
在品牌盛典活动后的媒体交流会上,蔡致远(蔡利华)等与专业媒体和企业管理者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交流互动。当被问到当前管理培训师队伍的流派分别和类型差异时,蔡致远提出了“演讲者(Speaker)”和“培训师(Trainer)”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定义。他认为“演讲者”往往依靠的是自身的口才和激情,以讲故事和分享经验及理念为主;而培训师则不同,必须自己是该领域的专家,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呈现都以“真正提供价值”为导向。他期待中国本土培训行业能涌现出更多真正意义上“价值导向”的“培训师(Trainer)”,更多关注培训内容,方法,工具和流程的创新,更多关注如何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实现培训落地,培训内化和培训价值转移。
当现场有企业家朋友问到是否“培训投入越大效果越好”时,蔡致远特别提醒大家关注中国企业界对于“培训”普遍存在的“两大陷阱”,一个叫“营养不足”,一个叫“营养过剩”。对于那些忽视和轻视培训的价值,不愿在培训上进行任何投入,或认为培训就是“忽悠”和 “骗钱”的企业与管理者,“营养不足”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大量数据和客观事实已经证明培训的投入回报率是非常高的。
另一个之所以叫“营养过剩”,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者非常重视培训,也非常愿意在培训上投入,但他们重数量不重质量,培训的次数多频率高,但每次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却平淡无奇甚至差强人意。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培训投入大但收效小,老总和高层对培训积极性高但中层以下员工却对培训毫无兴趣甚至疲惫不堪。
当被问到对于培训师而言“口才和表达”的重要性到底如何时,蔡致远觉得表达和口才的基本功是必要条件,但培训师更需要修炼培训呈现中的“两个化”。其一是 “结构化”,也就是培训内容需要脉络清晰,结构简明,亮点突出,层次分明,这就需要培训师非常善于课程设计。其二是是“形象化”,即如何通过互动,演练,视频,角色扮演,示范等多种方式把“冷冰冰的培训内容”像“火一般地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