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经济 >

农行做“靠山”“千亩白茶”助农走上致富路

2013-12-20 10:2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农行是咱农民的靠山。”富裕起来的西龙镇茶农无比激动的说。
 
    山上是梯田型茶林,8000多亩绿茶树在阳光的普照下,翠绿光鲜,在微风下摇曳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一块绿毯似的的平地是刚刚栽种的2000多亩白茶幼苗。一条万沟河的清水静静流向远方。
 
    48岁的徐仲良,精干沉稳,他是眉山市青神县西龙镇土生土长的地道农民,说到种茶,他可是情有独钟,说来也巧,当时有一个亲戚家是种茶卖茶的,精加工成三花茶在成都卖的非常火爆,技术上有保证,使他吃下一颗定心丸。于是1995年到雅安名山考察学习,1996年开始种茶,当时承包了100亩。成为青神乃至眉山种茶第一人。
 
    2008年5月,青神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终于成立了。合作社成员出资300万元,现有茶叶基地1万余亩;合作社社员236户,带动农民0.87万人,带动基地面积3万余亩。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与浙江、福建的茶商打交道时,受到他们的启发、推荐,2008年10月合作社从浙江引进优质品种的白茶,该茶氨基酸含量高,是普通茶2至4倍。
 
    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徐仲良头脑里酝酿,在现有的绿茶基础上,再造一个千亩白茶观光园。为实现这个愿望,资金面上,还差2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青神农行得知此事后,先后10余次派人考察,以“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于2013年2月为青神“金兴”茶叶专业合作社放贷200多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建设、会员茶叶收购。
 
    经过几年的发展,最初由10多亩白茶示范培育基地,发展到2011年白茶基地核心示范区已达2000多亩。自有茗茶基地300亩,年产茗茶200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689万元。拥有自主注册品牌“金兴”,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已形成完善广阔的销售网络。
 
    每天徐仲良都会到万亩观光园走走看看,心情非常激动和喜悦。望着长势良好的白茶,徐仲良说,没种茶以前,靠种农作物农户年收入只有1至2万多元,种茶后,农户的收入翻了一番,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千亩白茶园投产后,将给茶农带来1.5亿元产值的收入。徐仲良乐观地说。
 
    “农行是咱农民的靠山。”富裕起来的西龙镇茶农无比激动的说。该行通过采取“基地+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行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惠农3000张,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00万元,满足了种植户在购置种苗、设备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余佳 郑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