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讯 “记住这一天”——英国广播公司(BBC)在题为《人民币走向全球化》的文章中提醒读者,“未来的你会想起,正是在这一天,中国开启了人民币作为全球最重要货币之一的新征程。”
“这一天”即2015年11月30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拉加德宣布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SDR)篮子,由此成为与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一样的“世界货币”。
英国BBC、路透社和《卫报》等多家媒体赞誉,这是中国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历史性意义”,是对中国金融改革成果的肯定。《泰晤士报》称,这是自2000年欧元取代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加入SDR后的第一次实质性改变,可这意味着什么呢?
《每日电讯报》将此举解读为IMF吸引中国加入全球治理的政治行动,该报道援引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官员大卫·马什(David Marsh)的观点称,这是IMF首次将发展中国家货币纳入SDR,标志着“全球力量平衡”的重大转变。
类似的观点也体现在BBC和路透社的报道中,BBC称人民币加入SDR篮子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反映了中国从贫穷国家到全球经济支柱的迅速崛起。原本加入SDR的只有四个全球领先发达国家的货币,人民币的加入显示出全球经济版图的变化。
BBC指出,含有人民币的新SDR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正式启用,短期之内金融市场不会受到剧烈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人民币的使用量必定会有所增加。据日本野村证券数据,尽管人民币只占当前国际货币市场贸易额的2%,但2010年至2013年,人民币贸易额增长了两倍,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