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起,还要住得好(金海观潮)
曲哲涵
■价格因素并非买房决策的唯一考量。“去库存”不能光靠降低购房成本,还要着力提高居住的含金量,跳出“就楼市调楼市”,打好“政策预期”这张牌
为了进城做点小买卖,前年,堂弟在老家县城火车站旁买了一套带门脸的房子。可两年下来生意冷清,失望之余,全家到北京打工,挤在没暖气的棚户房里。最近,他正打算卖了老家的房子改善生活时,忽然传来消息:国家规划中的高铁在县里开发区设站。“就在我家附近!”一家人又憧憬起来。
“在哪儿买房,你得看国家的政策、规划。高铁站一修,一准儿热闹繁华,生活方便、生意好做。要尽快赚钱,趁房价没大涨再买一套!”
堂弟这番话,代表了很多潜在购房者的想法。
今年以来,去库存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继2月初降低非限购城市首付比例后,财政部等三部门日前又发文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山东、江西、甘肃、海南等20多个省份的100多个城市密集出招,从供需两端“去库存”:有的地方推进异地贷款、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有的地方把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到新市民群体,还有的地方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
从实践看,这些降低购房成本的招数,对于刺激住房消费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很多地方,市场的兴奋劲儿来得快,去得也快。原因很简单,在去库存压力最大的三四线城市,眼下大量的空置住房都建在交通不方便、产业不配套、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地方,房子的实用性很差。由于社区缺乏配套,居民出门没车、买菜没店,生活很不方便。如此,户型再好、折扣再诱人,对消费型购房者来说,虽然购房成本节省了不少,但“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投资型购房者也发愁:投资后房子有价无市,购房资金将周转不畅,有沉淀乃至缩水的风险。
有观点认为,先用户籍改革、降税减费等办法吸引购房者,把房子卖出去,再提高产城融合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社区配套,让居民“扎下根”。这显然有悖常理,老百姓攒一笔房款不容易,常常是耗尽两三代人的积蓄,透支二三十年的消费,大多数人买房都是为了自住,谁家不是看准了再出手呢?
何谓“看准了”?用堂弟的话说,就是“政策和规划要稳、准、狠”,针对以往人们持币观望的症结,给百姓明确的、生活质量会改善的预期。
比如,政府早点公布以重要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卫星城镇的规划,明确城市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增强对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吸纳能力和对疏散人口的吸附能力,同时能吸引既想进城又不想远离乡土的农村购房者。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均等化改革要拿出时间表,给“热点学区”的房价降降温,同时也帮“边缘学区”的房产交易加加油,有的大城市各城区房价相差十几倍,不是房子本身质量差别大,而是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失衡使然。还要尽快明确养老、医疗等补贴跟着“人头”走的政策,使居民跨城乡、跨区域安家时不再有“报销医药费、领养老金不方便”的顾虑。此外,对于已经建起来的“荒城”“鬼城”,相关管理部门要帮忙接担子、解扣子,出面协调、布局其周边产业发展,特别是利用当前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引入大型劳动密集型生产项目;当地政府也要“修好路、种好树”,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企业团购……虽然有些政策无法即刻落地,但只要政府给出明确详细、一言九鼎的“行军图”“时间表”,吃了定心丸的购房者自然愿意出手,生怕错过时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价格因素并非购买决策的唯一考量。“去库存”不能光靠降低购房成本,还要着力提升“居住”本身的含金量。含金量怎么来?就是跳出“就楼市调楼市”的圈圈,以更开阔的思路,打好“政策预期”这张牌,让人们不仅买得起,也能住得好。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18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