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海,廊坊大城供电公司刘固献供电所农电工。管理着西迷堤和大流河两个村街900多户。他无私奉献、真诚服务,受到辖区用户的大力拥护,大伙都亲切地称他为“海”师傅。这个“海”,不仅仅源于他的名字,更是意味着他那海一样的胸襟、海一样的情怀……
用真爱呵护你一生
1989年,徐宝海婚后第二年,父母相继生病离世,两场大事下来,花空了所有的积蓄。同一年,女儿出生。但妻子不幸罹患产后抑郁症,进而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徐宝海向亲戚朋友借钱。他又贷了5000元的款,凑了2万元钱。经石家庄精神病医院近7个月的治疗,妻子的病情才有了好转。但医生告诉他:“这种病不可能根治,只能回家调养。”两万块花光了,欠了一屁股的债,不过好在妻子的病情基本恢复了,这让徐宝海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一年后,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妻子的病再次反复。可是这次他再也没有能力为妻子治病了。时常是他把小儿子托付给邻居,自己则带着女儿下地干活。后来,他总觉得给别人填了太多的麻烦。便背着儿子,领着女儿下地干活。辛苦了一天,带着两个孩子从地里干活回来,还要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烧火做饭。饿了的妻子就在旁边大骂。他总是乐呵呵地说:“饿了?再等会儿,等会儿……”
地里、家务、孩子、妻子,哪一个也离不开徐宝海。他就像个永无休止的陀螺,每天不停地转动。时常是饭做了一半,就得抱着孩子满大街地去追到处乱跑的妻子。每每看到他抱着孩子追妻子的场景,乡亲们就劝他:“再找个吧,这啥时是个头啊?”可他却说:“她也不容易,有病就难受,再说她还给咱生儿育女了,咱不能干那昧良心的事!”
用努力圆了自己的梦
徐宝海从小喜欢摆弄电器,更是一直梦想干上跟电有关的工作。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苦于生活、无暇他顾。1997年下半年,孩子们稍稍大了一些。他报名参加了农电工招录。如愿当上了一名农电工。自从当上电工那天起,他一面忙着照顾这个家,一面忙着为大伙搞服务,还要抽出时间来加强电力知识的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宝海很快成为电工中的骨干力量。他的辖区便是自己所住的西迷堤村和远在15里之外的大流河村。虽然这15里是个不短的距离。可在辖区百姓心里,这个距离似乎并不长。因为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只要一个电话,风尘仆仆地海师傅一定会在半小时内出现在大伙面前。换灯绳、接电器,他都乐于效劳。徐宝海说:“终于有机会报答乡亲们这么多年的援手之恩了,虽然我只是个农电工,但这却是我回报乡亲们的好机会。”
用服务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海师傅管辖的两个村共有9眼机井,为6000亩土地提供着水利用电。春灌开始了,他把变压器逐个安装上台。春灌结束了,再把它们一一拆下台;小麦上冻水了,再把变压器逐个送上台;冻水结束了,又把他们一一拆下来。15年来,为保证机井变压器不丢失,仅拆装9台变压器一项,海师傅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有时变压器上台了,可这机井也会出点儿小故障。心灵手巧的他,便会主动帮忙修理、义务服务,直到清凉的井水奔泻而出,他才放心的离开,赶回家里为妻子、孩子们做饭。
海师傅相信人间处处有真爱、有大爱。对于他所管辖的另一个村——大流河,他也是带着一份真诚去服务。大流河村有800多户居民。人们大多在村子附近的密封件厂、乐器厂及木器厂上班,平常家里总是没有人。每到收电费的时候,白天最多也只能收上来60%,其余的只好晚上再去,时常在路上碰到下班回家的村民。他目睹了大伙在黑夜中磕磕绊绊地摸索着回家路的场景。于是,他便萌生了一个安路灯的想法。当他找到村书记提意安装路灯、解决打工人员晚上出行难的问题时,资金问题客观地摆在了他们面前。于是,两人先后跑了7个附近的厂子,请求援助。海师傅的热心感动了其中几个厂子的老板,纷纷赞助了一些。但距安路灯的全款还有些差距。于是,海师傅又带着村书记到镇上电料店,自己做担保,赊来了所需材料,义务为大流河村安起了路灯。如今,夜色中的大流河村已是灯火通明了、畅通无阻了。
在他管辖的这两个村街,提起海师傅,无人不叫好、无人不称赞。他们为拥有这样一个干实事、干大事的热心电工而倍感幸运与骄傲。
用热心助力家庭和谐
徐宝海为人耿直,热心服务。再加上这些年他对妻子的不离不弃,让村民们对他格外敬重,因此,他也愿意为身边的家庭说和事。前年,西密堤村二十几岁的亲兄弟杜伟杰、杜伟超,因为分家问题大打出手,气得父母要喝农药。徐宝海知道后,赶紧跑到老人那里了解情况。原来,老大结婚时,老杜为他盖了3间瓦房,时隔五年后,又盖了4间瓦房给二儿子用作婚房。如今,老杜觉得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就张罗着要给两个儿子分家。他盘算着先把种着的土地分开,然后两兄弟各自结婚时的房子就归各自所有。可兄弟中的大哥认为自己太吃亏,自己结婚时的房子盖的比弟弟的早5年,面积又比弟弟的小,花得钱也比弟弟的要少很多。弟弟则说,自己房子虽然新,可盖房子时自己也添了不少钱,两兄弟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了解到事情原委后,海师傅先是劝导老杜两口子,千万不要寻短见。他说:“什么样的坎都过得去,人得往开处想。我家里的事儿你们都知道,可老哥你不了解,我为孩他妈看病借的2万块钱,用了17年才还完。你得跟我学,有事儿了,往开处想,想过坎的折,死有什么用啊?……”一晚上的工夫,老杜两口子断了寻死的念头。他又建议老杜给老大一些补偿。后来一段时间,海师傅经常奔波于杜家哥俩的家里。劝老大要有大哥的风范、凡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念着手足情、顾着弟弟;劝老二要想想哥哥的难处,多加理解。最后,老杜家的事儿,就在一片乐乐呵呵的氛围中圆满解决了。
这就是徐宝海,一个重情重义的北方汉子、一个的知恩图报的优秀农电工。在经历了生活的坎坷、体味了人间有爱之后,他以一颗博爱之心回报着社会、服务着社会。他的胸襟有如大海般的宽广、他的心灵有如大海般纯净。他用自己的善良与真情,书写着一名普通电工的浓情人生……
(马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