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共青团福州市委等的支持指导下,闽江学院“榕台同心”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福州市多地开展“福州推进台胞寻根工程实施的实现路径探索”专题实践调研,旨在为两岸实现文化交融与融合发展提供范本与智慧。
随着两岸交流不断深化,“台胞寻根工程”成为促进文化认同、加深情感联系的重要途径。福州作为对台交流前沿,积极推动工程实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资源整合、政策配套、台胞联络机制等制约因素。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针对性提出可行路径与政策需求,助力两岸发展。
在连江,实践队与台办负责人交流座谈,了解当地经验、困难与计划,实地走访代表性乡村,挖掘两岸寻根潜在的资源与可行方式。
在闽侯,实践队走访泽江张氏祠堂、林森故居及昙石山博物馆。泽江张氏祠堂是两岸张氏宗亲交流的桥梁;林森故居修缮获得台胞捐款,体现两岸守护历史记忆的情谊;昙石山博物馆展示闽台同根同源及海洋文化的源头。
(实践队师生在闽侯县泽江张氏宗祠查阅张氏族谱)
在长乐,实践队深入多个宗祠挖掘两岸同根同源实证,感受历史厚重与文化传承。
在永泰,实践队探访方壶岩张圣君母殿及嵩口古镇,感悟两岸的血缘与信仰联结,以及古建活化与产业共融的新气象。
(实践队师生在永泰县方壶岩张圣君母殿调研)
在福清,实践队探访宗鹤拳发祥地、国家级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华园区及石竹山,感受两岸文化交流融合与台胞扎根大陆的温暖脉动。
(实践队深入国家级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调研)
实践队还与各区县相关领导、负责人开展多场座谈交流,深入探讨两岸融合发展路径,从收集的大量一手资料中深入分析总结,提出加强数字技术赋能、开发文创产品活化传统遗产、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及跨县协作机制建设等多项实现路径建议。
(实践队师生与长乐区相关部门座谈研讨)
实践调研加深了师生对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理解,为福州乃至全国推进台胞寻根工程提供参考,为两岸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