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人工智能+”行动,欲破“李约瑟之问”

2025-03-05 13:46 来源:综合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的第三章节“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笔者以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深刻影响着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通过投入加速单一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而是在相互连接、相互整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为整个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的硬件、网络支撑及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和能力。

英国学者李约瑟有一著名的“李约瑟之问”,这或道出了近代中国科技、社会的镜像。“李约瑟之问”至少给了我们的工业发展一个启示:工业的发展或面临多次数、全方位路径、多维度、全要素的生产关系的协调。

“人工智能+”数字科技创新加速和应用加深,数字经济呈现出一日千里的蓬勃发展态势,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

《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 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相对于土地、劳动、资本创造价值的机理和逻辑,数字产业创造价值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来自于,数字经济对经济产生的倍增效应,它所起到的“点石成金”的作用。它既会作用于生产力,也会作用于生产关系;既会作用于传统单一要素的价值倍增,也会作用于整个生产要素的资源优化;既会突显单一场景的价值,更会呈现全局系统的意义。

数字化逻辑之下,企业需结合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的新发展逻辑和情境,制定明确的愿景与战略,审慎评估业务链条的各个环节,并不懈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北京作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可谓承载着国家“人工智能+”更多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链、产业生态重构和期待。(袁 清,央媒评论员,研究员,营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