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黄色的美丽海滩,弯弯的盐沼湿地。鸟儿们时而凝翅飘浮,时而低飞点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在这方天高云阔的生灵奇境,盛满了人间这般爱的风采。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的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承载着“盐沼蓝碳”生态责任建设的念兹在兹,涵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意义。
7月21日,备受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其“十二”章节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6天前的7月15日,全国首单“司法碳汇”交易,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完成,笔者受邀出席并发言。签约双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签约项目“盐城滨海盐沼生态修复碳汇(二期)的”556吨蓝色碳汇。如果说这次“司法蓝碳”是司法的推崇和执行,嗣后的“国家蓝碳”“ESG蓝碳”等碳汇交易则是更多的市场和公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蓝碳交易其时已至,其能已聚,其势已成。
盐沼与蓝碳,哲学思辨和价值意蕴
我们很多人熟悉“绿色碳汇”(森林、土壤、草原捕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固定,从而减缓全球变暖),而比之更强大则是“蓝色碳汇”。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介绍,“蓝碳”来自于陆地与海洋交汇的地方,即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中的有机质(主要是腐烂的树叶、木头、树根和海洋动物的骨烙)所储存的碳。“蓝色碳汇”有海草、红树林、盐沼。其中盐沼湿地单位面积的固碳速率最高。
有机质被埋在海底的沉淀物下面,其中的碳也随之被封存。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2473平方公里总面积、绵延海岸线长达586公里,为我国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淤泥质平原海岸的典型代表,更是全国最大的“盐沼蓝碳”涵养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关系(所有制)、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盐沼蓝碳”交易剑指“新型生产关系”,它所锻造的“生态多元价值”,是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掘进整合,它跳出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零和博弈”的怪圈,找到了其中的相互关系并互为转化的学理支撑。
司法与经济,相互激荡和彼此生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司法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晴雨表”,司法文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就越高。司法文明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软实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以“司法文明”为例,经济融入司法,司法浸润经济,司法与经济相互激荡,彼此生发。
这次556吨“盐沼蓝碳”签约,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就是用于对李某某、梁某某等人,在沿海滩涂破坏生态环境资源造成损害的替代性修复。这一创新性的“司法蓝碳”,隐喻“良法善治”文明。
“起而明之,足以经济。”穿过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国语境中的市场经济学,始终承载着经世济民的使命和福济苍生、和谐共生的终极梦想。以文化文明视角透视,“司法蓝碳”实现了人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内在统一。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盐城在传诵着。
涉案人通过认购碳汇履行生态修复义务,盐城这一创新实践引发关注和热议。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响说:“通过司法介入,专业生态修复机构实施恢复植被,以期达到生态平衡,做出可持续发展的“司法贡献”,我们一直在努力。”“司法蓝碳”对“ESG蓝碳”等具有示范作用。
碳路先锋:孜孜以求与驰而不息
5月30日,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中共江苏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召开,全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一目标定位,提出这个“重要阵地”中,厚植具有强劲驱动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高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先行地”。
紧接着的6月7日,中共盐城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举行。全会动员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勇当全省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
“碳路先锋”,模糊了传统产业的边界,催生了新的需求市场,并创造了新兴产业成长的蓝海。从古老的农业文明,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生产,再到生态文明,产业的演变不断塑造着世界的新样貌。“盐沼蓝碳”很好地用好了“天蓝地绿基因红,有地有人有机遇”的资源禀赋,与“重要阵地”“‘策源地’‘新高地’‘先行地’”和“碳路先锋”一脉相承,逻辑贯通。
“生态资源”,是内生的更是利用和保护的。经济学家假定资源是给定的、外生的;并进一步认为,是资源“禀赋”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但人类过去200多年的发展证明,资源不是先天给定的,而是内生的。
笔者以为,什么是资源,什么不是资源,依赖于你有什么样的技术,有什么样的利用和保护。“盐沼蓝碳”为盐城在“碳路先锋”持续培植绿色动力源、打造蓝色增长极“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之外,厚实了弥足珍贵的“含沼量”。
碳汇与文明:和谐共生和时空坐标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自然辨证法》,有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论断。然而世界在“工业化”“大发展”的阶段,尤其是西方的现代化建设似乎忘记了它。
新质生产力与之对应的是“新型生产关系”。“‘盐沼蓝碳’启迪我们,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还有着人—自然—社会多层面的价值再生产。‘生产关系’的人格化存在,愈益体现‘生态式世界观’。”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党组书记、主任陈志洲如是说。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过目之物尽是图画,入耳之声无非诗料”。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涵养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关爱和态度。而这些也蕴藏着中华民族旨在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重要启示。
“盐沼蓝碳”还为“两山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经典案例。当下突飞猛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几乎每一种现代化发展范式,都建立在同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点之上。可以说,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集中体现着这种现代化的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更加秉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态观。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笔者观察“盐沼蓝谈”它还具有人民至上性、生态融合性、世界开放性和谐共生性。体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体现生产关系向生产力的聚合功能;体现出扬弃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中,所缺陷的“生产关系”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
(袁 清,央媒评论员,研究员,品牌营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