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清
5日下午,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同样在江苏代表团,去年3月5日领导人在参加政府工作报告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笔者观察这次领导人强调的“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说明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阐明新征中需把握“质”“量”互变规律,体现出处理经济发展中“质”“量”的辩证关系。
事实上“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它们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现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在经济发展中,“质”通常表现为结构、效益和安全性,质变是这些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突变性飞跃。“量”通常表现为规模、程度和速度,量变是这些方面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体现出其间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既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一般规律”,是事物发展进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事物的共性;“因地制宜”则是蕴含在“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性”,是“从实际出发”的个性。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脉搏,需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根本要求。新质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呼之欲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如火如荼,新兴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科学研究范式深刻转变,技术应用创新加速迭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世界范围内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战日趋激烈。
观察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领导强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的深义何在?。继续看新华社通稿: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前几天江苏的“新春第一会”,主题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会议,是透视全省全年重要工作的窗口,将“科技”设为关键词,显得很不一般。为什么是科技?推进会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给出了答案。他指出,科技创新是国家领导人一直念兹在兹、要求江苏必须抓好的大事要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领导人着眼国家创新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2万亿元,增长5.8%。制造业增加值4.6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居全国第一。这或是“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的最大底气所在。
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增至5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基础上的,“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比较优势”和“重要使命”。前者体现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后者凸现“走在前,做示范”的整体观念下的全局意义。
江苏科教资源丰富,因地制宜的“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从0到1”的科学发现,有着“从1到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条件,有着最大限度地激活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
江苏大多城市的“新春第一会”,以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工业化”破题。纵观区域经济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而非简单的“经济增长”。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促进“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有机结合?“新质生产力”可以说是解决“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发展”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以及不断增加有效供给的有效路径。
无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它们的共同缺陷是忽视思想融合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这种作用至关重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有着上述学理的映射。经济学的认知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袁清,央媒评论员,研究员,战略营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