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黄河铁桥于1959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是宁夏境内第一座黄河大桥,铁桥上的钢梁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而桥上的3.5万颗铆钉则是中国生产的,因此这座桥也被称为‘四国桥’”。日前,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导游马兰向前来参观铁桥的游客讲解着。
青铜峡黄河铁桥位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宁夏引黄古灌区核心区,至今已有64年历史,是宁夏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工业遗产。2010年12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行走宁夏”2023年宁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专程走进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探访宁夏第一座跨越黄河的桥梁——青铜峡黄河
铁桥,触摸工业历史脉动,感受工业遗产之美。
青铜峡铁桥桥长292.3米,桥面宽4.5米,当时的黄河铁桥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桥梁,桥面可走火车、汽车、架子车和行人,铁桥由横跨黄河的“大铁桥”和横跨唐徕渠的“小铁桥”组成。随着铁桥的再度开放,各地游客和当地市民慕名而来,铁桥也因其厚重的历史感成为很多情侣拍摄婚纱照的首选地。
站在黄河铁桥,斑驳的桥身留下了历史的印记,黑白的照片记录着曾经激情的岁月。铁桥下,黄河水向前奔腾,滋润出米粮满仓、瓜果飘香的宁夏川。
讲解员马兰介绍说,没有黄河铁桥前,在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黄河害,黄河险;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当时的人们平时用羊皮筏子和船只交叉渡河,冬季河水结冰在冰上行走,渡黄河是当地人一大难题。与此同时,1958年开始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宁夏境内的黄河上没有桥梁,施工所需的钢材,水泥,木材等施工材料以及工程机械无法通过皮筏,木船等运输工具安全运输到施工现场。
为了解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修建施工材料运输难题,方便黄河两岸的日常往来。1958年11月23日,青铜峡黄河铁桥正式动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为争取流冰前完成深水部分的桥墩下水工作,兰州铁路局桥梁工程队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在严寒的冬季里和大风搏斗,在冰封的河面上拼装钢梁。工人们施展无穷的智慧,大胆地使用木桩桥墩来支持重达一百五十吨左右,跨度为四十八米的大型钢梁。6个桥墩采用木桩及铁丝笼片石结构,主流木笼前设有破冰凌。修建铁桥时正值寒冷的冬季,张道富等四名工人冒着严寒和危险,解衣下水为桥墩定位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经过七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宁夏境内第一座横跨黄河两岸的大桥---青铜峡铁桥正式通车,从此结束了宁夏没有跨黄河大桥的历史。
铁桥的建成,使成千上万吨物资器材通过铁桥运输到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助力了工程的建设。同时成为黄河两岸的交通枢纽,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用渡船调运两岸物资的状况,也方便了黄河两岸群众的出行,为宁夏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前,黄河宁夏段已经建成21座黄河大桥,每一座黄河大桥都是一个风景点,都有一段动人故事,它们记录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吸引着八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