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共享丝路发展机遇 共创美好发展未来

2023-07-10 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共享丝路发展机遇 共创美好发展未来

——第二十九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暨丝绸之路合作发展高端论坛嘉宾发言摘编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0日   第 14 版)

 

  7月6日,第二十九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暨丝绸之路合作发展高端论坛举行。
  本报记者 银 燕摄

  7月6日,兰洽会客商在“食品加工馆”体验武威生产的鲜牛奶。
  银 燕 马开良摄影报道

 

  编者按:7月6日上午,第二十九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暨丝绸之路合作发展高端论坛(以下简称“兰洽会”)在甘肃兰州举行。本届兰洽会由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本届兰洽会以“共享机遇,深化合作,创造繁荣”为主题,邀请沙特阿拉伯、泰国担任主宾国,天津市、福建省担任主宾省(市),兰州市、庆阳市担任主题市。各项活动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其中,重点经贸活动有31项,包括闽商投融资大会、陇台经贸合作交流会等。围绕兰洽会平台功能,聚焦甘肃省产业优势,突出招商推介,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办各类投资洽谈活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兄弟省区市的经贸交流合作。

  本届兰洽会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实施甘肃省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入落实“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兄弟省区市的投资贸易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合力奏响“一带一路”华彩乐章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胡昌升

  盛夏时节、万物竞秀;陇原大地,胜友如云。非常高兴同国内外嘉宾相聚在美丽的黄河之滨——兰州,共同出席第二十九届兰洽会开幕式暨丝绸之路合作发展高端论坛。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世界发展潮流,积极顺应时代进步要求,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生命和活力。10年来,这一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热情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加速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成效显著,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暖意融融,留下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

  甘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和商埠重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甘肃不断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广大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广阔空间。这里区位条件独特,是连接“一带”与“一路”的战略枢纽。这里资源能源富集,矿产资源、中药材资源、文化旅游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这些资源同资本、技术、管理等融合贯通,必将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这里产业体系完备,传统产业实力雄厚,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能够为各类企业创造更多对接点和合作点。这里营商环境优越,我们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和“三抓三促”行动,推出一揽子惠企利企政策“大礼包”,全面建立“包抓联”“六必访”等服务企业制度,让广大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甘肃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以全方位合作促进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我们将与国内外朋友一道,共同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

  

  一如既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商务部副部长  盛秋平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今年以来,商务部举办了“中国投资年”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通过不断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力度,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政策举措、不断拓展开放合作领域空间,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兰洽会经过20多年的培育发展,已经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创丝路繁荣的重要平台。兰洽会的举办地甘肃,区域内光伏和新能源等资源非常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中国扩大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

  今年以来,甘肃聚焦精准招商和务实合作,围绕优势资源和重点产业,举办多场促进活动,吸引和利用外资取得积极成效,对外投资合作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下一步,商务部将一如既往支持甘肃,在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扩开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谱写津甘务实协作新篇章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  工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作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甘肃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在党中央开展东西部协作大战略背景下,津甘两地结对合作,共谱二十八载津甘“山海情”。我们两地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携手并进,用好政策资源,在服务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务实合作中开启新篇章。我们将落实好津甘协作的协议,持续加强产业、市场、治理、社会等方面的协作,继续办好“津陇共振兴”洽谈活动,共同巩固提升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津甘品牌的创建,推进“甘味”入津。

  在优势互补中共创新繁荣。甘肃矿产、能源、文旅、农业等多种资源丰富,科教基础雄厚,天津在港口交通、产业基础、科创创新等方面也有比较优势,两地互补性极强。我们将立足甘肃所需、天津所能,在港口物流、海铁联运、商品进出口等领域打造高效的便捷通道,做优对接交流平台,实现资源互通、优势共享、互利共赢。

  “共享机遇,深化合作,创造繁荣”。真诚希望与各方一道以兰洽会为纽带,共享发展机遇,深化务实合作,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延续“海丝”“陆丝”新繁荣

  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  赵  龙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全球超过3/4的国家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参与,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利共赢,也让古丝绸之路战略要地和重要通道的甘肃焕发了勃勃生机,跑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高质量。

  同甘肃等兄弟省区市一样,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海丝”“陆丝”的无缝衔接,开放型经济格局加快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万亿元台阶,去年超过5.3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福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指数居于中国前列,是投资兴业的沃土。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森林覆盖率连续44年保持全国第一,绿水青山是福建的骄傲。我们将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深化系统集中改革,创造最优的环境,提供最好的保障。

  本届兰洽会召开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必将为各方深化合作创造新机遇,开辟新空间,续写丝路的繁荣新篇章。我们将全面加强与兄弟省区市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重要通道,与大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的未来。

  

  与兰州携手  与中国同行

  沙特阿拉伯投资部副部长  赛  乐

  历史上,阿拉伯半岛和中国通过古丝绸之路相连。我们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共同理解,共同进步。今天,我们在兰州相聚,不仅是为了巩固这些坚实的友谊,更是为了探讨如何通过增加贸易和投资使双边关系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在沙特阿拉伯,我们正踏上变革之旅。我们制定了“2030愿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为劳动力做好充足准备,满足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需求。我们特别期待和中方在技术、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采矿、先进制造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下,兰州为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仿佛是过去的智慧与未来的期许的一个交汇点。我们崇尚开放与合作,热忱邀请中国企业来分享知识,转让技术,建立互利的合资企业,非常期望学习和借鉴中国在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成功经验。我们正在努力为中国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不仅与兰州携手,还与中国同行。

  

  好会逢其时  合作再出发

  泰国驻华大使  阿塔育·习萨目

  本届兰洽会恰逢其时。当前,泰中双方就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命运共同体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泰国作为今年兰洽会主宾国,也恰逢其时。过去这几年,无论疫情如何蔓延,泰国与甘肃省的关系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022年4月,泰国商业部国际贸易促进厅与甘肃省商务厅签署了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我们还共同探索了泰中老互联互通经济走廊,开通首条敦煌—万象—曼谷铁路,从甘肃敦煌始发到泰国曼谷,大大节省物流成本,与传统的海运物流相比,运输时间缩短了28天。此外,2023年1—5月,泰国与甘肃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63亿元,同比增长17倍。

  我相信泰国和甘肃省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共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贸易、传统中药领域的合作,证明我们在农业技术、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和生物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值得共享,这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既能够助力泰国的生物循环绿色发展,也有利于甘肃省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发言摘编由本报记者银燕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