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府颇多,关河甚广,人物秀丽,土产繁华”。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王建在武成三年(公元910年)曾颁布“劝农令”,采取休养生息、劝课农桑的政策,促进了蜀地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粮食、麻、茶叶、桑叶的生产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家税收丰足,仓廪充盈,古蜀人也就对蜀地的富饶颇感自豪。
蜀地,古称“天府之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川秀丽,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这里富饶的土地、山水间的雾气、四季如春的气候,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一《吴世家》序称“蜀险而富”。蜀地的富饶不仅来自于农业生产上的富足,丰富的物产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的手工业发展奠定了自然基础。而蜀地之“险”也促进了其与中原文化不同的文化体系形成,统治者励精图治也让蜀地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经济、文化得到了充分发展,造就了四川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保持着独树一帜的风格。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央视年度重点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就来到了四川,讲述了一段蜀地的非遗故事,见证了非遗的时代创新。
在节目的开篇,主持人和嘉宾相约来到了四川泸州酿酒作坊,这里是川酒代表泸州老窖酿出佳酿的地方。可以说,酒是四川颇具代表性的物产,也就能体现四川非遗中人与自然共生的特点。
1
蜀地,多佳酿
“四川民众会享受生活,同时他们有一种奋斗的精神。四川的非遗是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共同创造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色。”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的单霁翔就是这样评价四川的非遗的。
聪明的蜀国人善于利用自然的力量。结合四川的环境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四川的非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了发酵的力量,千百年前的古蜀国人已经有了微观世界的概念。
四川泸州,古称“江阳”,如今被称为“中国酒都”,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誉。
可以说,独特的水质、土壤、气候、空气以及生态链等自然地域条件,造就了泸州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泸州境内,长江、沱江、赤水河三江环绕,18条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沛;湖泊水汽氤氲,常常浓雾紧锁,热量丰富,光热水资源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多种微生物菌群繁衍。
同时,泸州当地土壤不仅胶质丰富,而且黄泥绵软细腻,不含砂石杂质,富含磷、钾、锌、锶、钡等矿物质,是筑造酒窖的绝佳材料。
于是,在公元1573那一年,卸甲归田的武举人舒承宗采集了泸州城外五渡溪黄泥,开始建造酿酒的窖池。如今,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下营沟21号坐落着4口拥有450年历史的古老酿酒窖池,名曰“温永盛”。这里的匠人依旧延承古法酿造技艺,“温永盛”老窖依旧每年产出白酒,泸州老窖“国窖1573”原酒正是产自于这几口老窖池而因此得名。
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是在1996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入选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就文化历史意义而言,“1573国宝窖池群”为我国建造时间早、持续使用时间长、原址原貌保存完整的酿酒老窖池群,因数百年连续传承使用形成了“活态文物”;同时,这证明了早在千百年前我国古代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和利用微生物服务生产、生活。也因为其数百年持续不间断使用,而形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为研究中国酿酒工艺提供了难得样本,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与经济价值。
2
守正,知所来
当然,正如单霁翔所说,四川的非遗更体现了他们的奋斗精神。四川人吃苦耐劳、拼搏勇敢的品性,为川蜀大地创造了勃勃生机,也让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四川人的智慧。
公元1324年,元朝人郭怀玉发明了甘醇曲,中国最早的大曲酒从泸州开始流芳数百年。二百多年后的公元1573年,泸州城里酿酒业盛行,舒承宗继承了甘醇曲的酿造技法,并筑起一方方窖池,将浓香型白酒酿制技艺推向大成。时光流转,历经数百年岁月沧桑的古窖池和古酿造技艺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中国白酒酿造的重要文化遗产传承。
据了解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工序繁杂,经过精选原料、粉碎、拌粮润粮、拌糠、上甑蒸酒蒸粮、摘酒、出甑摊晾、拌曲、入窖、封窖发酵、开窖滴黄水、起运母糟并堆砌母糟等十二道工序来最终酿制成泸州老窖酒。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在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50年传承至今不间断使用,泸州老窖的老窖池是中国传统制造业不断演变的真实现存案例;699年传承不间断的酿造技艺实则是中国酿酒文化演变的一个侧写,堪称中国制造业史上的活化石,被称为“活态双国宝”。
历经数百年,泸州老窖的匠人们是如何守住这一“活态”技艺,让酿造技艺、老窖池“活态双国宝”一直延续至今的?
据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承的文化,也就是说,它的基本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的群体(族群、社区、聚落)中得到传播和传承,绵延不绝,世代相传。
实际上,泸州老窖以严密的传承人制度,悉心保护、传承、发展着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技艺流传至今,离不开24代泸州老窖酿酒人秉承匠心精神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持续450年不间断使用至今的国宝窖池群,离不开泸州老窖从上世纪开始对文物的保护和基于窖池的研究工作。
传承体系建设仅仅是文化遗产传承的其中一环,泸州老窖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早在1993年,四川省政府文化厅就将泸州老窖池核心区域划为重点保护区域,泸州老窖在1995年就投入1000多万元对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酿酒作坊进行修缮,并修建酒史陈列馆,展出大量图片、资料、实物。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泸州老窖每年都会投入专项维护经费,用于老作坊、窖池群及周边环境的整治、维护等工作。
传承手艺,守护遗迹,让文化的根活下来,告诉我们从何而来,启迪人们将去往何处,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所达到的共识,活着的文明说明中华文化自有活力,让我们有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3
创新,明所往
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千百年的智慧沉淀,是国家历史文化血脉所在,传承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内生动力。不得不说,一些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他们在每一个历史节点、时代都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不断地积攒活力,顺应时代变化。
因此,做好非遗传承,不仅要做到“守正”,更要做好“创新”,不仅让文化“活下来”,更要“火起来”。
非遗创新应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握手。让传统酿造技术插上科技的翅膀,传承千年的酿造技艺才能“活”在当下。
近些年,泸州老窖也一直致力于改革创新,科技赋能,从原粮种植到有机酿造、勾调储存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等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与技术提升。据了解,泸州老窖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研究单位建立了“产学研推用”模式,组建了行业唯一的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酒类检测中心、四川省白酒酿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现代农业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对白酒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整个行业科技创新平台的高地。
历史文化给予品牌深厚积淀,但创新才能决定品牌生命的长度,科技无疑是当下助推发展的最强动力,这也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前行的目标。
与此同时,让非遗“活”在当下,非遗创新应该是一次传统与时尚的美学融合,精工巧技亦需要融入时代需求,轻纱曼舞也必须符合时代审美,字正腔圆也要唤起年轻人的情感共鸣。
近年来,泸州老窖通过一系列品牌活动和品牌IP的打造,不断地扩展中国白酒的边界,在更多生活场景中,找到与年轻人的共同语言,以更时尚的姿态让新世代读懂中国白酒。
“泸州老窖和奶茶、雪糕、咖啡,过去还有香水,很多跨界合作,我们的想法是要不断地把泸州老窖的品系创新,白酒不断通过跨界的合作,让它变得更年轻、变得更时尚,和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大众的生活融合起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勇曾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表示。
从国窖1573七星盛宴、冰JOYS;到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窖龄研酒所”、精英俱乐部;再到泸州老窖特曲中华美食群英榜,泸州老窖不断地探索新的消费交互方式。
另外,在传统文化领域,泸州老窖积极探索品牌文化创新表达。从首创国窖1573封藏大典到举办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已成为泸州老窖独有IP。不仅如此,在艺术领域,泸州老窖还与中国歌舞剧院跨界携手,联合出品音乐诗剧《大河》。试图通过艺术的力量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蜀地有酒,华夏有魂,四川的非遗故事是中国非遗传承的一个侧写。纵使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甚至开始挑战人类认知,更多工具正在取代人工,这便更使人们醉心于人类精神意志中的精益求精。那是工匠师傅手里的温度和艺术家们身上的人性的力量,中华文明得以传递至今自有其智慧和力量,而非遗传承自是智慧和力量的集中体现,唯有传承,才能福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