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安康市汉滨区关家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四能”干部队伍

2022-11-22 17:34 来源:综合

乡镇干部是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安康市汉滨区关家镇为建设一支“提笔能写、张口能说、遇事能办、与人能融”的“四能”干部队伍,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和实践。

 

 

打造“四能”干部队伍,提笔能写是功夫

文字材料写作是一个干部的基本功,开展各项工作不光是要干实干好,还要能够用文字记录下来、反映出来、提炼出来,这样才能“既有过程、也有结果”。当前乡镇工作中普遍存在乡镇干部写作能力弱的情况,即不缺能干工作的人,提笔总结的人。所以理论学习的功夫要下在平时,养成潜心钻研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让理论武装逐渐丰厚起来。

一是加强学习。面对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只有自觉投身于“学海”里,像植物扎根一样探求哲理,像海绵吸水一样增长真知,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关家镇党委始终坚持“学”字当头,不断抓实干部学习工作,在组织集中学习上狠下功夫。由领导带头利用每周例会时间,组织干部集中学习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主动克服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干中写;开设“干部讲坛”,要求干部授课全员学,在相互交流中提升自身能力。通过组织集中学、干部自主学,在学中提高干部的写作能力,掌握文字材料写作的方法。

二是注重积累。多数干部在写材料时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对具体情况掌握不够,知识储备不充足。为此,关家镇党委要求干部一方面在文件阅办中掌握专业术语、名词;另一方面利用党史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机会,提倡干部多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交流材料,拓宽知识储备,积累写作素材。通过不断地积累、拓展、吸纳各方面的知识信息,建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以致用,提笔时才能信手拈来。

三是深入思考。文字材料写作,要将思考贯穿其全过程,追根溯源,弄清“来龙去脉”,辨清“前因后果”。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并要结合当下工作的实际情况,才能让文章更切合实际。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武装头脑。

四是勤于练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干部需静下心,在写中深思细悟、在写中检验学习成果、在写中总结提升。尤其是年轻基层干部要想快速进入角色,掌握过硬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就需要多动笔、勤写作、善思考,镇党委要求科级干部,每半年写一篇调研文章,通过写作让每名领导干部总结工作经验、修正不足、理清思路。

 

 

打造“四能”干部队伍,张嘴能说是技能

做好工作,要经常走基层,问民生,基层干部直接面对、服务群众,是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最直接宣传者,掌握“张嘴能说”的技能,是乡镇干部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密切联系群众、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功。

一是勤修内功,增强自信。“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来”,成了不少乡镇干部很苦恼的事情。乡镇干部经常会面对开会讲话、即兴发言等场合,倘若拙嘴笨舌,词不达意,就难以与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镇党委要求干部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格言警句、名人轶事,增强知识储备。在每周机关例会上,带班领导安排工作,其他业务骨干补充,给大多数干部创造发言机会。同时让干部主动掌握语言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与群众的交流沟通中,能够做到“体民心、察民意”,让群众满意。

二是创新平台,敢于亮相。为了让党员干部克服紧张、胆怯、的心理障碍,勇于走上讲台,关家镇在每月第二、四周的周四晚上开展干部讲坛,每期提前确定1-2名主讲人,通过“自己讲、同事评、领导点”的方式,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每周机关例会,创新增设了科级干部讲党课,每名领导干部轮流上台,面对面的与大家交流沟通。利用建党节、国庆节、元旦等重要的节日,创造性地开展党员干部自编自演文艺汇演活动,充分调动干部积极参与热情,丰富干部的文化生活。通过搭建“干部讲坛”、科级领导党课培训、文艺活动编演等多种有效平台,帮助其了解自身的优点、亮点,从而敢亮相、敢登台、敢展示、敢表达。

三是练在日常,优化服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也是最好的老师,关家镇要求干部要学会与群众打交道、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一些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让群众听的明白。倾听群众所想所盼,掌握基层真实情况,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谋划工作,特别是要花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对他们反映的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及时耐心解答;妥善处理信访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满意。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与群众沟通联系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工作效率。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厚重的感情深入群众,增进干群关系。

打造“四能”干部队伍,遇事能处是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人少事多,标准高、要求严、时效强,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主动“想干事、做成事、管住事”,始终把干事当作锻炼自己的舞台,练就遇事能处的过硬本领,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必能跑出“加速度”。

一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中的运用,作为基层干部,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处理魏垭村胡正林反映征地拆迁有关问题时,镇村干部积极查阅学习有关土地拆迁政策规定,正确运用土地相关政策理论知识,解决了其不合理的诉求,妥善处理好拆迁征地问题。

二是调查研究,掌握群众需求。基层事务繁杂,仅凭看文件、听汇报是难以全面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的,只有通过调查研究,走到田间地头,走进老百姓家里,才能准确了解群众需求,掌握现实情况。关家镇将干部入户调查,了解群众诉求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深入群众家中走访调研,做群众的熟人、亲人,深刻了解和把握群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建立群众诉求台账,通过集中研判、定向交办、限时办结等方式,快速高效的解决群众需求,避免了施策走样走偏。

三是主动创新,提升自我动力。关家镇在加强学习、调查研究、扎实苦干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创新。主动在各项工作中寻找创新突破点,用活政策、盘活资源,在公益性岗位管理、社区管理、差异化考核办法等工作中获得了新思路。在公益性岗位管理中,镇党委政府按照“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两委统筹、发挥作用”的原则,创新性的将全镇38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集中起来,从事与村集体有关的公益事业服务、人居环境治理、公路养护等工作,确保了公益性岗位发挥最大效应;在社区管理中,镇党委政府按照“党建引领、支部搭台、群众参与、协同管理”的原则,实行“双网”管理,创新的将党建引领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组织党员协助开展各楼管理治理。

四是严管厚爱,是纪律亦是关爱。在机关干部管理、行政效能督查、干部值班值守等方面严格要求,让党员干部存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用铁的纪律严格监督和管理干部,使每个干部都“在状态”。镇党委政府在每周工作例会上,总结上周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工作重点,在每月月初的党委会上部署本月工作,让领导和干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打造“四能”干部队伍,与人能融是修养

基层干部要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将与人能融作为必修素养。

做好群众工作,遵循群众路线,以真情实意为第一原则,把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深入扎根群众,团结依靠群众,方能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一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党员干部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只想当“先生”,不想当“学生”,要始终保持平常的心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常自我反省,时时自我施压,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在工作上发现人才、在活动中了解特长、在交往中改进短板,踏实“做事”、老实“做人”、甘于“吃苦”。在相互支持中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是豁达谦逊,雅量容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习惯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开展工作,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听得进不同意见、接纳不同观点、容得下逆耳之言。“满招损、谦受益”,越是饱满的稻穗垂的越低。要学会以谦卑的姿态做人,尊重他人。珍惜与同志们合作共事的机会,保持砥砺团结奋进的精神,自觉站在有利于发展的立场来实现自身价值,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凝聚起干事的“正能量”。

三是知人善用,发挥长处。“凡重用众才之能者必兴,凡善聚众智之光者必明”。关家镇党委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人才任用上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力求发挥每个干部的特长优势,让其在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作用,近年来先后提拔站所长及科级干部近20人。

四是上下融合,打通“筋脉”。基层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承担着“对上联系、对内协调、对下落实”的重要职责。在对上联系方面,镇党委政府要求分管领导每月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近期工作成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反馈群众的相关需求。对内协调上,要求干部以诚相待、尊重谦让、谦虚谨慎、团结协作、支持配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下落实上,要求镇村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驻村干部坚持在村工作要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能落实,不断打牢建设发展根基。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既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人才队伍,“人才振兴”不能“远水解渴”,更要内部挖潜,壮大具有“新形象、新思维、新模式”的队伍。汉滨区关家镇通过打造“四能”干部队伍,凝聚起乡村振兴最基础、最深厚、最磅礴的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能”。(顾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