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1月17日 第 12 版)
朱治中(左) |
王伟 |
陈珣 |
古国洪(左) |
张彤 |
沙木哈提·沙帕尔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绘就了宏伟蓝图、吹响了前进号角。我们来听听普通中国人对未来中国的憧憬和奋进新征程的宣言。
脚踏实地为“三农”工作服务
■ 朱治中 青海湟源 日月藏族乡大石头村第一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很受鼓舞、深感振奋。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党员大会上,我同全村党员共同回顾了大石头村的10年发展,在脱贫攻坚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大石头村有了很大变化。10年来,我们通过装路灯、修水渠、建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村容村貌;利用资源禀赋开发宗家沟景区,盘活了土地资源;结合光伏产业和土地流转,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幼儿园、卫生室、老年食堂的建成,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不仅全村实现稳固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累计超过百万元,并逐年给村民分红。
今年,在双帮单位青海省财政厅的支持下,我们购置了属于村集体的农机具,解决了春耕秋收时的设备所需。谈起这些,党员们充满了认同感,感慨生活的巨变,感恩党的好政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大有天地,我们要本着“归零”的心态、“冲锋”的姿态、“赶考”的状态,脚踏实地为“三农”工作服务。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我们要做好做实防返贫监测工作,夯实“两不愁三保障”的攻坚成果;坚持农地农用,拾起撂荒地,守牢耕地红线;探索和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坚定不移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办好惠农利民的实事。
我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我们万千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及所有“三农”工作者,一定会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本报记者 贾丰丰釆访整理
平凡人不平凡的温暖和幸福
■ 王 伟 北京 中铁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钢筋工
我今年49岁,从事建筑施工钢筋绑扎作业整整30个年头,现在是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一名钢筋工。
5年来,我家所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发生了巨变。2019年年底,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帮助下,尉氏县和开封全市40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我们一家也从简陋的平房搬进了120多平方米的楼房。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发展基层教育,保障教育公平,我的孩子顺利从县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在工地上,我现在住上温暖、舒适的定制化板房,每餐饭菜都四菜两汤,工地宿舍有空调,浴室24小时有热水。现在,我的工资涨了,是十年前的6倍。平时回趟家,坐着高铁只要4个多小时,早上吃完北京的炸酱面,中午就能吃上开封的灌汤包,方便极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体会到,这项从事了30年的钢筋绑扎工作不只是一项手艺活,更是一项技术活。现在图纸规范要求越来越细,标准越来越高,我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我还和学计算机专业的儿子沟通交流、互相学习。
这些年,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我参与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再过几年,这里将变成水城共融的北方水乡,综合交通枢纽在地下藏着,河水穿城流淌,森林公园空气清新舒畅,被绿树隔离带包围的京杭大运河碧波荡漾……崭新的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空间让人向往。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像我们这样平凡的人也感觉到了不平凡的幸福和温暖。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我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贺 勇采访整理
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健康
■ 陈 珣 福建厦门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从医10多年,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服务患者,他们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真心付出与努力。
我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由于我们医院承担了厦门乃至周边地区危重症孕产妇的转诊任务,因此,我平时接诊的大多是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产妇。工作挑战多、任务重,看到妈妈们十月怀胎如此不易,我作为医生,更感责任重大。
只有持续提高医术、用心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为此,这几年我多次前往广州、福州等地医院进修,了解学习前沿医疗技术;平时工作中,我十分注重与患者交流沟通,通过认真倾听与悉心诊疗减轻患者的担忧、消除患者的误解。真心换真心,我感觉到现在医患关系越来越好,许多患者出院后还会给我发宝宝的照片,同我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成效最直观地体现了国家医疗水平。作为一名产科医生,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危重症孕妇,并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为守护母婴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如今,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惠民便民服务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在不久的将来,健康中国建设一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我将更加珍惜学习交流、精进医术的机会,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服务更多孕产妇群体。
本报记者 施 钰釆访整理
为中国碗装满更多更好的中国粮
■ 古国洪 四川梓潼 长卿镇种粮大户
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图,勾勒出中国农业新的发展脉络。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展示了打造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农业强国的信心与决心,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作为四川省梓潼县长卿镇种粮大户、梓潼县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我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了。国家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越来越高。我有信心、更有底气为中国碗装上更多、更好的中国粮。
未来5年,我相信农业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种子、耕地、农机支撑会更加夯实,乡村富民产业将不断壮大,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将不断拓宽,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会更加浓厚,中国人的饭碗将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
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需加快落实落地,支持种粮大户和涉粮家庭农场、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带动更多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一名种粮大户,未来,我将在农业产业数字化、规模化、精深化方面发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品种与市场的有机深度融合,种植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农粮品种,让脚下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粮食。
本报记者 王明峰釆访整理
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 张 彤 广东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大三学生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了解到了未来5年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发展方向。我们作为青年学子,应积极主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奋勇前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宏伟蓝图,让我对未来生活更加憧憬。
5年后,我的母亲就要退休,依托于中国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国家的福利与补贴,同时能够在更加环保的环境里养老,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5年之后,我的父亲还没有退休,他将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并通过传帮带传授工作经验,帮助更多年轻人尽快成长。
5年之后,我的弟弟就要步入大学的校园,那个时候,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对当下青年有着更高要求与期待,但也正因为如此,可以让他接触到更多有趣的问题、更有活力的产学研结合,也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青年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一个健康、有活力、充满创造力的环境,必然也会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至于我,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并将所学付诸实践,助力其他领域发展。例如智能考古,探寻人类起源奥秘;智能医疗,加速病灶识别,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信息;智能养老,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升人民生活幸福度。以人工智能为依托,加速技术发展与应用,为中国科技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既胸怀梦想又脚踏实地,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和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本报记者 吕绍刚采访整理
乡亲们的笑容会更加灿烂
■ 沙木哈提·沙帕尔 新疆昭苏 县税务局员工
农村的发展,连着亿万农民的福祉。我想,未来5年后的中国,必定是农村更富裕、农民更幸福的中国。
2021年3月,我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喀夏加尔镇森塔斯村工作,成为一名驻村干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脚沾泥土的日子中,我参与和见证了乡亲们越过越红火的生活,也对农村发展有了深切体会,更对农村未来有了更大期待。
未来5年,农村特色产业会更兴旺。在森塔斯村,有的村民靠养殖增收,有的村民靠着经营农家乐致富,各类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相信在未来5年中,村里会兴起更多的特色产业,同时朝着规模化、品牌化迈进。如此一来,乡亲们不出村,就能实现“口袋鼓囊囊”。
未来5年,农村年轻人会越来越多。这两年,许多在外的年轻人都选择回到森塔斯村创业,广袤的田野给了他们大展身手的舞台。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大大拓展了农村产业的发展。相信未来5年,随着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会有更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能让更多年轻人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未来5年,村民会更加幸福。垃圾少了,树更多了,山更绿水更清……这两年,森塔斯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未来5年,我想村里的溪流会更清澈,枝头的鲜花开得更艳,村子会变得更宜居更美丽。同时,公共服务水平也会不断提升,村民会有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会更快地收到快递……
作为一名祖国边疆的年轻人,我对未来的中国充满希望。因为有了这段驻村经历,当我畅想心中的未来中国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些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未来5年,我相信会有更多的税费支持政策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基层税务职工,未来我也会更多地聚焦农企农户涉税需求,为农村产业发展尽一份力。
未来5年,我希望农村有更大的发展,乡亲们的笑容会更加灿烂。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采访整理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