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0月12日 第 11 版)
本报北京电 (记者孔德晨)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1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44个,工程规模1856433吨/日,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205350吨/日。
据了解,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创造了55%的国内生产总值,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7%,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特别是55个沿海地级以上城市中有51个为缺水城市,12个海岛县全部为缺水县。而海水淡化是重要优质增量水源,对缓解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显示,全国144个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9个沿海省市。目前,海水淡化水的用途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主。同时,沿海核电、火电、钢铁、石化等行业海水冷却用水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775.07亿吨,比2020年增加了76.93亿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年海水冷却用水量超过百亿吨。
标准化工程方面,2021年,新发布海水利用标准9项,包括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5项。中国主持制定的首个海水淡化领域ISO国际标准《海洋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产品水水质-市政供水指南》(ISO 23446:2021)正式出版。
2021年,有关部委联合印发实施《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对“十四五”海水淡化利用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出安排。海水淡化作为重要内容被纳入“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业绿色发展等规划以及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中。目前,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沿海省市已出台相关规划、计划、政策,鼓励促进当地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海水淡化在沿海供水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