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北京推进新型集体林场建设——让森林得到更好管护

2022-09-21 09: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京推进新型集体林场建设——

让森林得到更好管护(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贺 勇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1日   第 13 版)

 

  北京通州潞城集体林场。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核心阅读

 

  2012年以来,北京相继启动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为首都增添了超过200万亩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林子多了,如何更好管理?2018年以来,北京率先启动新型集体林场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管护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一堤运河水,两岸花香浓。

  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畔的漷县镇,新型集体林场所管辖的生态林地内郁郁葱葱,林下种植了芍药、玫瑰、月季等花卉,层次分明。

  2018年以来,北京决定重点探索在平原地区、浅山区发展集体林场,创新集体林经营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集体林场建设。截至目前,北京已在通州、朝阳等11个区的94个乡镇建成96个新型集体林场,经营管护1770个村的210万亩集体生态林,为当地提供16038个就业岗位。

  新型集体林场带动养护管理体制转变

  通州区林业工作总站站长杨艳锋介绍,新型集体林场是在集体林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由属地政府主导、当地集体企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成立,实施集体生态林养护、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集体所有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通州区是北京市平原生态林资源体量较大的行政区。为破解发展瓶颈,通州区全面实施新型集体林场管理体制,以乡镇为单位,分两批组建成立了9个新型林场。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和努力,目前通州区集体林场养护经营总规模近25万亩,实现了养护管理体制的转变。

  努力提升森林质量、增加生态效益

  保护好、经营好森林资源,是新型集体林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新型集体林场模式下,各乡镇新型集体林场努力提升森林质量、增加生态效益,对生态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增加了生态林的内在活力。

  通过建设集体林场,成立一个稳定、长期、就近的管护队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业改革发展处处长陈峻崎表示,集体林场通过严格的绩效管理体系,把“调密度、补幼苗、沃土壤、丰物种、防病虫”等林木管护措施落到实处,林木管护水平大为改善。经调查,新型集体林场与其他养护单位对比,林木当年生长量比对照提高8.9%以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比对照提高12.6%。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修复处处长王金增表示,北京地区新型集体林场管护集体生态林,解决了以前部分公司管护存在的短期性、营利性、不连续性与生态林管护本身需要的长期性、公益性、当地农民参与的社会性矛盾,新型集体林场在规范管护集体生态林的同时,还可以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开展科普教育等。

  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实惠

  35岁的刘强,去年春天回到老家通州区漷县镇新型集体林场就业,经过自身努力及层层考核选拔,当上了养护三队的队长。这是漷县镇新型集体林场管护面积最大的一个队,管护面积达8200多亩。

  在漷县镇新型集体林场,像刘强一样的护林员有500多人,林场根据养护面积、养护地块位置,将大家划分成多个班组,按照责任分工制在2.6万亩生态林中开展养护工作。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琼介绍,按照生态林绿岗就业、惠民增收的理念,积极招聘本地劳动力绿岗就业,促进本地农民增收。8月份最新数据统计,全区在聘林场人员5661人,本地人员5092人,占比近九成;此外,集体林场体制推广以来,除去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两年间已累计将4.47亿元工资支付至就业人员,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绿岗惠民政策的实惠。

  作为首都林业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新型集体林场得到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也要看到,新型集体林场毕竟是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的新产物,没有参考模板和成形的配套政策,通州区的探索,为全市集体林场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只有多部门联合联动、集成创新,才能为新型集体林场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