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缘何花落宁波 ——宁波建城1200年的思考

2021-12-29 09:29 来源:综合

胡茂伟/文

202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对国人来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喜庆之年,而对宁波人来说,则更多了一份情感:宁波建城1200年,值得深深地回顾和纪念。

1200年是个什么概念?若按中国人古代纪年方法,相当于一个人从生到死的60年为一个甲子,宁波城度过了20个甲子,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岁月,那么宁波城经历过多大的变化呢?

一、曾经的“文化荒漠”

宁波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曾经的宁波却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首推黄河流域,黄土地、黄种人、黄帝,都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标志。而长江流域,尽管有河姆渡文化等大量古人类遗址的发掘,使一些学者发出过“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感叹,但这一带的文化根本不能与黄河文化相匹敌。

处于长江流域下游的宁波地区,古称明州,宋代以前在文化上并没有太多的值得称颂的地方。宁波建城前这一带仅少量出现过在全国略有影响的人物,如东汉的高士严子陵、三国的学者虞翻、晋代的天文历算家虞喜、唐代的大臣兼书法家虞世南,但仅属凤毛麟角。宁波建城以前是一个穷僻且闭塞的小城镇,教育落后,文化不兴,被王应麟等学者称之为“文化荒漠”。唐至宋期间,宁波籍诗人数量,在浙江省仅为倒数第三位。全唐诗收集近五万首诗,二千二百余作者,但几无宁波籍诗人。由于读书人少,该期间,考中进士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当时的宁波地区,只是农耕之地,贸易的口岸,甚至在有些北方人眼里,这里是一块文化落后、人迹罕至的不开化地区。

元 钱选 四明桃源图

二、时代的契机

打破宁波地区文化落后的局面,是在魏晋之后,两晋时期出现的“永嘉之乱”,唐末的“安史之乱”,与北宋的“靖康之难”。这三次战乱,迫使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中国经济重心迅速南移。这一特大波澜,极大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不但输入了最能决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大量劳动力,而且移来了一大群足以改造当地民风习俗,构筑先进文化体系的文化精英,这些南迁的王公贵族和文学名士,让中原文化渗透到长江流域。而恰逢这一时期建城的宁波,幸运地成为吸纳中原人才的重要窗口。通过吸纳和消化,迅速切入到了中原儒家文化的精髓。时朝廷重视教育,书院便充当了文化传承的“桥梁”。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办为主体,也有官办的格局,其特色是在个别著名学者的领导下,积累大量图书,聚众授徒,论文研道,进行文化积累、创造、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书院分别为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睢阳书院等,大多建于宋代。浙东地区两宋时期最著名的当推“桃源书院”,不仅历史早,规模大,而且培养的人才也最多。书院创始人为王致,北宋大中祥府年间(1008-1016),他隐居在鄞西桃源乡的庄家溪,将旧宅“酌古堂”改建为书院,用于教授学子,并与其侄子王说和当时的著名学者杨适、杜醇、楼郁(史称“庆历五先生”),共同主持该书院,开启了浙东地区最早的私学教育。北宋庆历年间,书院改称为“桃源书院”。1076年获宋神宗皇帝御赐“桃源书院”,为宁波地区最早获得的皇帝御题。随着教育的深入和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从此地涌现,走出浙东,走向全国。这就是为后人称道的浙东学派的前序。

千年学府 桃源书院

自中国设立科举以来,唐时明州地区考中进士者寥若晨星,由“庆历五先生”担纲的桃源书院,让文化种子得以播撒,读书的重要性被不断强化,使这里的人们茅塞顿开,读书成为人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选择。这种观念使浙东大地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北宋时期,明州已出现一百多位进士。南宋时期,明州籍进士有六百多位,为全国之最,以至于宋朝廷出现“满朝朱紫贵,尽是四明人”的景象。到了明朝,宁波产生的进士数量仍高居全国榜首,令世人瞩目。王阳明、黄宗羲等一大批人才相继涌现,其学术思想影响近三百年之久,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东北亚、东南亚之影响都至为深远。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三座高峰,以往在唐诗无所建树的宁波人,在宋词、元曲竟站到了台前。宁波词人吴文英,在南宋词坛趋于沉寂期间,卓然独立,成为风雅词派的领军人物,得以与著名词人辛弃疾、姜夔鼎足而立。词作数量列两宋词人之第四位,今存世尚有350首。

宁波籍元曲圣手张可久,与马致远、乔吉并称元散曲的代表作家,其成就在二人之上,是散曲成就最高水平的大家,元曲今存4250首作品,而张可久一人达到886首,占了散曲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是散曲的一代宗师。

到了当代,宁波以120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数量位列全国之最(苏州以102位名列第二)。宁波人才突然大量涌现,以“井喷”来形容实不为过,这在中国同类城市中,实为罕见。全祖望先生曾评“数十年之后,吾乡遂称邹鲁”(邹鲁者,孔孟的家乡,即著名教育之乡)。“教行于一时,而泽被于百世”,浙东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也应证了王应麟先生的这句话。

正是由于桃源书院在千年前为宁波的教育发挥了如此关键性的重要作用,甬籍学者、原中华书局总编傅璇琮先生对四百多年前因火灾而毁失的书院十分痛惜,大声疾呼:“桃源书院若不能恢复,我死不瞑目。”前文化部长王蒙先生也数次来宁波,一起为书院重建出谋划策。2012年,桃源书院终于重建,傅璇琮被聘为首任院长,王蒙受聘担任名誉院长。

当然,在宁波教育的发展史上,有几件关键的人和事还是不得不说的。

一是与“庆历五先生”同时,著名学者、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于1047-1050年在鄞县主政三年,除了兴修水利,探索农业改革思路的同时,对教育也极为重视,不仅参与桃源书院的教学,还为兴办县学(官学)、支持各地筹办书院推波助澜。据《鄞县志》记载,宋代鄞州书院共有十四家之多,成为宁波书院文化的发祥地。今年12月恰逢王安石先生千岁华诞,宁波人向这位作出杰出贡献的先哲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王安石与“庆历五先生”

二是在这一波教育热潮中,有三个教材所起的作用尤其巨大。

其一,北宋汪洙的《神童诗》。汪洙是鄞西桃源乡(今横街镇)人,据史书记载,汪洙九岁就善赋诗,聪慧过人。就读于桃源书院,后中进士,官拜六宗正卿,至观文殿大学士。在他撰写的《神童诗》中,把读书的重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主旨鲜明,振聋发聩。这比英国人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早了五百多年!汪洙在《神童诗》中的大量篇幅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遗子满籯金,何如教一经……”汪洙自己身体力行,他的两位儿子和一位孙子先后成为观文殿、端明殿、敷文殿大学士,一门出了四个大学士,堪称奇迹。《神童诗》犹如吹响了宁波人读书的进军号,从此“诗书传家”、“耕读传家”之风在浙东蔚然成风,浙东大地面貌焕然一新。

其二,南宋王应麟的《三字经》。距汪洙仅两百余年的南宋,宁波又出了一名大儒王应麟,他18岁中进士,15年之后又考中号称“进士中的进士”的博学鸿词科,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为官清正耿直,不附权贵。晚年撰写了多部有关蒙童教育的书,尤以《三字经》最为著名。他强调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向全世界推广。

其三,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鄞人程端礼,出身世官之家,幼年受到良好教育,曾在多所书院担任院长及儒学教授,为指导家族子弟学习,他与弟弟程端学潜心教育,探索规律,编写了教学程序《读书分年日程》,将青少年教育时间按年龄分为启蒙、小学、成人三个阶段,又将每天学习时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将教育目的、内容、方法、计划融为一体,成为一部较完整的教学学规。一经问世即为政府重视,被元代国子监颁行全国郡邑学校,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至明清以来,一直沿用。

上述三件蒙学教材大多体现对青少年的早期教育,如同今天的“不输在起跑线”。蒙学教育从此牢牢扎根于浙东大地,使读书明理成为广大民众坚定的信念,读书的成效大大提高。甬籍史学家万斯同赞曰:“田家有子皆知学,仕族何人不织麻”。浙东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最发达的地方之一。“诗书传家”“耕读传家”彻底改变了宁波的社会生态环境,昔日的“文化荒漠”转变为教育发达的“小邹鲁”,浙东大地成为人杰地灵的宝地。建于明代的“天一阁”藏书楼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大放异彩,足以告诉世人,宁波是读书人最多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花落宁波,实至名归!

天一阁藏书楼

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

近千年来宁波出现的人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均有全国一流的杰出人才。其中尤以经济和科技人才最为突出。例如,明清以来中国出现的“十大商帮”兴衰变化巨大,唯有“宁波商帮”长盛不衰,究其原因,甬商是“儒商”。有文化修养的商人,在竞争中更显优势。孙中山先生曾说:“宁波人对工商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巨大,固可首屈一指也。”

又如,在科技人才方面,宁波人也独领风骚,两院院士数量为全国之最,其中较著名的有曾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被誉为“世界克隆第一人”的童第周,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贝时璋,著名生物和遗传学家谈家桢,著名地理学家任美锷,“世界断肢再植之父”国际著名骨科、显微外科专家陈中伟等,以及中国大陆首位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

宁波人才还有一个特点是“抱团”。如被誉为宁波名门望族之首的南宋丞相史浩家族,一门出了三位丞相:史浩和儿子史弥远,孙子史嵩之,实为罕见。鄞县赤堇童村,出了童第周等70多名教授,被誉为“中国教授村”。北京大学清末民初出现了一批大师,当时有“一钱二周三沈五马”之称谓,一钱(钱玄同)、二周(周树人、周作人)、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五马即为鄞县邱隘镇马海曙的五个儿子,分别是国文系主任马裕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国文系主任马鉴、研究民间风俗的马准和著名小说戏曲家、藏书家马廉五位教授,堪称中国教育史上奇观。又如鄞县高桥“科技之家”翁家,其兄弟及侄子五人均为著名学者、科学家,翁文灏为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翁文波是“中国地球物理勘探之父”,中科院院士;翁心植是内科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心源为石油部总工程师,被誉为“中国输油第一人”;翁心梓为钛金属专家,曾任美国总统顾问等。

从历史的长河看,浙东大地人才异军突起,且持续涌现,还与这方土地的特殊“营养”有关。

其一是农耕(包括渔猎)文化。依靠勤劳的双手,通过生生不息的劳作,不仅获得了得以维持生活的物质财富,更培养和塑造了勤劳朴实、坚韧执着、敢于拼搏、自强不息、团结互助及顺应天时,尊重地利,崇尚自然的求实精神,这是浙东大地最基础,最本原的文化基因。

其二是商贸文化。宁波地处大陆与海洋的交汇点上,又有天然优越的港口条件,秦汉以来就开始的商贸活动,让宁波人同时接受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影响。商贸活动最讲究的是诚信、友善、开放、包容、公平、互利、精明、厚道,以及视野开阔、胸怀博大、信息灵通、反应敏捷、善捕商机等素质。这些自然成为宁波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素质条件。

其三是儒家文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崇尚的是仁义、道德、是社会、集体、家国情怀、人伦道德和个人修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最根本的为人之道。北宋以后,正是在以王安石和“庆历五先生”为代表的拓荒者,借助桃源书院等各类教育基地,以儒家经典理论为核心教育内容,本之以孝悌忠信、维之以礼义廉耻,及经史有用之学,开启宁波人的心智。由此带来的是勤奋、好学、明理、睿智、礼仪、道德、敬业、进取、文明和高雅的人格修养。

其四是佛教文化。宁波早在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国赤乌年代,就有佛教传入,寺院遍布,僧人众多,且出了很多高僧,如圆瑛法师、太虚法师等。被香港佛协主席觉光法师称为“中国的佛教中心”。佛教所倡导的和谐、宽容、平等、乐观、慈悲为怀、行善积德、因果报应等观念,无不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广大民众之中,为宁波人品格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宁波市民大多心地善良,宽宏大度,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其中邵逸夫先生,累计捐赠项目多达三千余个,金额超200亿,堪称慈善界的明星。

邵逸夫先生

以上四种文化,在浙东均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长期的积淀中,相互影响、交汇、融合、生化,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渗透到宁波人的骨髓里、灵魂中,由此塑造了宁波人与众不同的人格特征。既勤奋敬业,又务实进取;既聪明精明,又睿智大度;既开拓创新,又遵纪守规;既爱国爱乡,又诚信守义;既宽厚仁慈,又乐于助人。原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将宁波人概括为“四知”品质: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实在是非常贴切。

秦朝的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正是宁波城市的“包容”个性,广纳天下英才的胸怀,让宁波从一个默默无闻,人才稀缺的海隅小镇,成长为今天具有蓬勃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令许多海内外人士刮目相看,且心向往之。

四、传承文化,时不我待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浙东独特的地域文化滋养了独特的宁波城和宁波人,文化改变了宁波城,文化提升了宁波城,文化让宁波人如虎添冀,在中华大地上不断续写着辉煌。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的作用。

城市需要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重要途径,教育最发达地区必然是出人才最多的地区。浙东文化的异军突起,完全是依赖了教育的发展。宋代以来,鄞县(宁波)成了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无论进士数量,还是两院院士数量,都在全国位列前茅。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就能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

文化需要传承。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已成为当代宁波人面临的紧迫课题。城市是由个体的市民组成的,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一份子,不管你是老宁波新宁波,你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你就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但同时也是在为这个城市书写着历史,你的轨迹就会载入这个城市的历史之中。今天,若漫步在宁波城市,你一定会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人身影:海曙区横街镇桃源书院的王安石、王说的雕像;余姚王阳明故居的王阳明雕像;宁波天一阁的范钦雕像;海曙区白云庄的黄宗羲雕像;镇海区宁波帮博物馆的包玉刚、邵逸夫、王宽诚等的群雕;以及鄞州区院士公园童第周、贝时璋、谈家桢等89位两院院士群雕……为宁波这个城市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都会被这个城市永远地铭记,不管你是宁波籍还是非宁波籍。王安石虽是江西临川(抚州)人,因在宁波“任职千日,影响千年”而被这个城市牢牢铭记。

如今,宁波城市已过去了1200年,老一辈宁波人创造了一部令人钦佩的辉煌历史,“宁波人,宁波帮”已成为这个城市响亮的名片。他们的成绩、经验和奋斗精神,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源泉。这些需要很好地传承、弘扬。但当代的宁波人,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还要用自己的学识和聪明才智,去努力,去奋斗,去创造与前辈宁波人可以媲美的新成绩,让宁波精神再次弘扬光大,让宁波城市续写辉煌篇章。唯如此,才无愧于我们的先辈。

 

2021年12月26日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