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努力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

2021-12-17 09: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青海健全帮扶长效机制

努力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本报记者 刘成友 王 梅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17日   第 06 版)

 
 

  2020年,青海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硬骨头,难啃;巩固脱贫成果,不易。青海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集中开展脱贫成果巩固“回头看”,补短板、强弱项、兴产业、稳就业,健全帮扶长效机制,努力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建好机制 做好衔接

  “不仅及时收到理赔款,政府还帮我重新修建畜棚,调拨饲草料,地震中活下来的牛羊没有再受冻挨饿。”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牧民卓玛吉年初给牛羊上了保险,让损失降到最低。

  今年5月22日,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青海省乡村振兴局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将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245户693人纳入监测范围,进行针对性帮扶,防止了因灾致贫返贫。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李青川介绍,青海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常态化做好筛查预警和监测帮扶。截至11月29日,全省累计确定监测对象4394户1.6万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3422户1.26万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青海建立省级领导联系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制度,43名省级领导联县包村,推进工作落实。加强与14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对口援青6省市的对接沟通,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全面完成新一轮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工作,全省1716个重点村的5221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已全部进村。

  雪后初晴,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魏家堡村第一书记孙玉宝来到村里的当归基地,和村民一起分拣装箱。4年来,他扎根山村,利用村里山地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多等优势,带领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实现企业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局面,累计发放劳务工资400多万元,惠及农户1000多户。

  作为第一书记,去年春天孙玉宝已圆满完成任务,但他选择继续留下来。目前青海省有5000多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继续奋战在全省各地乡村。

  产业铺路 增收有路

  “叮叮当当”不停响,锤子錾子轮番敲打,一件精美的银质茶壶,在银匠王富邦手中很快成型。“青海银铜器看湟中,湟中银铜器看阳坡。”西宁市湟中区阳坡村,银铜器加工手艺人占了全村人口的1/4,银铜器加工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过去,匠人们各凭手艺吃饭,单打独斗。如今,依托政府扶贫产业资金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阳坡村建起银铜器加工产业园,统一注册商标“艺河湟”,产品加工规范起来,知名度也提高了,王富邦被推选为产业园负责人。“产业有了规模,村集体经济有了发展。”阳坡村村委会主任郑雄说。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指导各地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全省961个生态畜牧合作社,带动6.5万户牧民增收;168个乡村旅游项目,带动3.58万人增收;246个帮扶车间,带动7360名劳动力增收;39个县扶贫产业园,带动12.3万脱贫人口增收。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处处长秋立朝介绍,全省已落实有效衔接资金64.39亿元,谋划实施项目1657个,通过实施产业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随着县城人口增加,牛奶、酥油等奶制品需求加大,而偏远牧区牛奶难以运输到县城。“县政府搭建平台,把牦牛奶收进来,原价往外销售,还负责配送。”牦牛奶站负责人尕日昂秀说。

  兴海县委副书记马海山介绍,这样的牦牛奶站在兴海县有5个,所需设备、配送员工资均由政府扶贫产业资金补贴。“不仅保障了县城居民生活需求,而且增加了牧民收入,仅去年就给牧民带来500万元收入。”

  稳岗就业 安居乐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青海制定一揽子政策,不断拓展就业增收门路,全省20.8万名脱贫及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实现就业。

  “窗明几净,非常满意。”互助县园丁小区业主赵华给忙碌了半天的保洁员乔桑毛打了满分。易地搬迁,让43岁的前隆村妇女乔桑毛全家搬到了县城,到乐帮家政公司工作后,不仅每月有4000元收入,还能照顾孩子上学。

  互助县有100多家家政公司,每年直接或间接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有1万多人,占青海全省家政从业人员的七成以上,年实现劳务收入约3.5亿元。“家政服务业缓解了文化水平较低务工人员就业压力。”互助县就业局局长曹有德说,“麻吉和峡门两个村的家政从业率达到80%以上,年劳务收入达500万元。”

  “开门是店,关门是家。”易地扶贫搬迁让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251户946人住进了崭新的德吉村。依托紧邻黄河的优势,德吉村发展乡村旅游,开设了30家农家乐,对60名搬迁农牧户开展厨艺培训,引导38户群众经营土烧馍、酸奶等特色餐饮,逐步打造出“品地方美食、住藏式民居、游黄河风光”的旅游模式。去年,德吉村旅游总收入达980万元。

  挪出穷山窝,产业促就业,日子有奔头。德吉村还设置了181个公益性岗位,家门口就能增收,百姓获得感满满。

  海东市的拉面经济,诺木洪农场的枸杞采摘,传统的劳务品牌吸纳了越来越多劳动力;在同仁唐卡艺术小镇,20%的农牧民从事热贡艺术,人均月收入达5000元左右;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劳动力1000多人。稳岗就业,让人们增收有路、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