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思雄 游 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08日 第 06 版)
图①:巢湖流域的十八联圩湿地。 |
八百里巢湖,青山环绕,水天一色。似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
由于曾经大量围湖造田,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水面从历史上记载的数千平方公里缩小至目前的约770平方公里。20世纪以来,随着巢湖地区产业发展、人口猛增,水体污染、藻类暴发、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也随之而来。“九五”期间,巢湖流域更是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高屋建瓴,寄予重托。
合肥市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持而不懈地推行内湖生态一体化治理。
如今,巢湖全湖平均水质为Ⅳ类,国控断面考核全面达标,鸟类升至300多种。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4月至今,巢湖共监测到13次水华。今年首次监测到蓝藻水华时间为5月30日,与去年同期相比,推迟了近2个月,水华发生次数减少20次。今年6月,国家三部委公布“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十大工程”,巢湖是全国唯一入选系统治理的湖泊。
治藻——
应急打捞 智慧监测
早上7点,驾艘小船,许业贵和同事一道,开始了一天的蓝藻打捞工作。瞅准目标,伸出网兜,竹竿一挑,绿色藻类装得满满当当。
“天气一热,蓝藻就会疯长,若不及时捞出,还会发出臭味。部分滩涂浅水地段,大船开不过去,还得我们打捞队出马。”家住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滨湖润园小区的许业贵,过去乘船捕鱼“水上漂”,如今却成了巢湖蓝藻打捞队中的一员。自小在巢湖边长大的老许,见证了湖体水质的变化。
“过去,站在岸边,隔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更别说还得上船打捞。再一个,水面绿油油的,船都没法开快。”许业贵说,今年以来,不仅蓝藻推迟爆发,就连味道也没那么重了。
除人工外,蓝藻打捞,机器是主力。纵目远眺,巢湖水面,一艘大船缓缓前进,藻水从船头被吸入船体,澄清的湖水则从船尾重新流入巢湖。这正是合肥使用的“蓝藻打捞神器”磁捕船。
日头越升越高,蓝藻捞起一兜又一兜。11点多,小船靠岸,打捞上来的蓝藻被放入一体化泵房。经藻水分离港脱水处理,藻泥一部分被送往发电厂发电,另一部分,则通过科学处理,制成生物肥料。
目前,沿湖共建成藻水分离站4座,处理能力1.7万吨/天,建成蓝藻深井处理装置3座,处理能力25.8万吨/天;配备磁捕船及浅水区辅助打捞船只40余艘。相较于藻水分离港,磁捕船更加灵活机动,是一个全天候、全水域运行的移动操作平台。
而与蓝藻应急处置设施建设相配套的,是蓝藻水华预测预警体系。
湖口断面,取样分析,对安徽省国清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来说,已是常态。每月,合肥都会对巢湖湖体及环湖河流开展水质监测,4月至10月蓝藻水华预警监测期间,还会每周对巢湖湖区及饮用水源地进行巡测。
“包河区所有入湖河流、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以及管道直排的地方,我们都要进行水质监测,分析氮磷指数,这也是影响蓝藻暴发的重要指标。”公司技术负责人孙莲妹介绍,区内一共170个点位,会根据需要按周或月进行水质监测。
眼下,合肥正加快“数字巢湖”建设,集成水质、水文、气象、生态、污染源、湖盆地形、湖区流场等大数据。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对巢湖蓝藻进行系统治理,完善巢湖流域监测网,加密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手工监测断面,加快建设流域水环境数据可视化系统。
接下来,合肥还将进一步谋划防波堤建设,论证在现有的防波堤“丙子河-十五里河”基础上,西连东延,打造“外拦内治”的蓝藻处置模式。在防波堤外建设柔性围隔带,根据风向、水流情况将蓝藻导向适当位置,布置磁捕船、高压控藻井等设备处理蓝藻;在防波堤内采用藻水分离站、长臂打捞船等设施进行及时打捞,尽量降低蓝藻靠岸堆积的频次。
治河——
护水增绿 湿地成链
天刚亮,换上球鞋,迎着朝阳,合肥市民高东初出了门。沿着十五里河慢跑,老高有节奏地调整呼吸,汗水滑落,湿透衣裳,耳边吹来习习凉风,眼底尽是清澈河水。
不到一小时,他抵达了十五里河湿地。踏上栈道,放眼望去,芦苇丛丛,香蒲挺立。听到不远处传来嘎嘎鸭叫,高东初停下脚步,擦擦汗,歇口气,欣赏绿头鸭群水面嬉戏。
过去的十五里河河口,可不是眼前这幅光景。“以前泥沙淤积,杂草遍地。别说跑步了,饭后遛弯都不想往这边来。”高东初直言。
改变,源自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
咬紧牙关,爬坡迈坎,一张蓝图绘到底。2015年,安徽省政府专题会议提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唯一风格的环巢湖城市湿地公园群”,要求合肥市全力推进巢湖综合治理,把强化湿地保护修复作为巢湖内源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2018年,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启动,项目以十五里河、南淝河等重要入湖河流、圩滩湿地为重点,开展湿地植被恢复。
作为巢湖一级支流,十五里河流经合肥城区,最终汇入巢湖。长久以来,上游截污未完成,下游水质为劣V类,严重影响巢湖水体,甚至导致沿河建设项目环评限批。
治湖先治河,河口建湿地。
合肥市率先启动十五里河下游河口生态治理工程,净化水质、削减氮磷。预处理塘、兼性塘、曝气塘、生态塘和水生植物塘依次串联,层层过滤。水中仿生植物飘摇,拦截悬浮颗粒物,塘面生态浮岛逐浪,偶有鸟儿栖息。
眼下,十五里河湿地已恢复湿地挺水植物面积54亩、沉水植物面积197亩、鸟类栖息地10.7亩,打造了十五里河入巢湖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项目运营以来,水体氨氮污染物削减率约为30%,总磷和COD(化学需氧量)污染物削减率约为20%。经湿地处理后,十五里河入巢湖水质可达地表水III类水标准。
缓了缓,继续跑。高东初沿着河道,顺流而下,不一会儿就到了入巢口。弧形闸门对开,泵站对称分布,河水在此回旋。“河道宽度适中,能建闸站。通过拦水橡胶坝和进出水口闸门,十五里河闸站可实现水量调控。”合肥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郭立志介绍,一部分水量进入主河槽,另一部分水量进入核心湿地,能够实现湿地的洪季行洪、非洪季净化功能。
如今,十五里河湿地水质生态治理项目已建成水利、环境、生态三大工程,实现了湿地水质净化、调蓄洪水和美化环境三重功效。“湿地里头,鸭子排队、野鸡开会,兔子乱窜、松鼠乱跑,小动物们都知道生态好了。我们呢,也多了个休闲好去处。”高东初笑着说。
治污——
污水处理 雨水收集
卷起衣袖,拧开水龙头,夏邦育利落地把碗筷放入池中。清水一点点冲刷碗沿,油渍洗净,污水顺着管道缓缓流出。这与过去打水洗碗,污水横流的场景截然不同。
“改水没几年,变化大不少。”作为合肥市庐江县白山镇齐嘴村村民,夏邦育坦言,以前自家洗碗洗菜,污水往门口随手一泼,“我家离巢湖就一百多米,洒在地上的污水估计顺着田地,最后有可能流进了湖里。”在他看来,加装污水管网后,不仅用水方便、安全,也能为保护巢湖生态出一份力。
污水处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早在2019年,庐江县已启动白石天河、兆河、马槽河三个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眼下,全县15个镇(园区)75个村136个自然村1.89万户村民,共铺设管网532.005千米,对农村污水进行组团处理。
入户走访,分类施策。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涉及镇村范围广的特点,庐江县住建局、沿湖治理建管中心等县直单位,分成7组,抽调近30人走村入户,统计人口情况、污水规模。
对于人口规模小、村民居住分散、地势起伏较大的村子,采用分散处理模式,即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尾水就近排入附近沟渠或低洼坑塘,用于农田灌溉;对于人口规模大、集聚程度高的片区,则使用“A2/O”一体化设施+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进行集中处理,尾水就近排入附近沟渠或低洼坑塘。此外,根据人口布局和地形地势情况,庐江县还编制了相应的污水处理方案,合理确定用水定额和人均污水量。
治河先治污。在农村,正紧锣密鼓开展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在城市,则加快了建设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的脚步。
合肥市经开区京台高速处,一个初期雨水调蓄工程映入眼帘。沿着台阶前行,绿树葱葱,流水潺潺,宛如一个小型公园。“你看,前面这个池子里的水还比较浑浊,经过过滤,下游的水就很清了。”十五里河建设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宋超说。
原来,雨水通过“高效沉淀+生物接触氧化+过滤”技术处理,出水能达到巢湖地标要求,可作为生态基流回补十五里河。这项工程,设在城市规划绿地范围内,一方面,调蓄池与接触氧化池双层叠合,上部覆土绿化;另一方面,北侧利用现状地形打造雨水湿地花园,可以成为周边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初期雨水原位处理试点项目内部设置了在线流量、水质及监控设备,能根据流量、水质变化,对截流设施进行实时控制。”在宋超看来,初期雨水中污染物含量高,直接流入周边水体会破坏生态环境,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则会加重城市污水处理负担,“就地处理,智慧管控,有利于提高截流效率与调蓄效果,控制入河污染负荷。”
如今,合肥市已建成京台高速等8座初期雨水调蓄工程,进行初期雨水调蓄和雨污混合处理,总规模为每日19.4万立方米。
惠民——
美了风景 富了百姓
傍晚时分,带着孩子,邹德银出了门。
沿着巢湖,一路走,一边看,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处公园。见着小伙伴,儿子高兴地跑过去和大家一块儿踢足球,她自己,则将水中的鱼、空中的鸟指给女儿看。
这样的休闲时光,邹德银过去想都不敢想。她家住在合肥市包河区万年埠街道揽湖苑小区,与巢湖仅一路之隔。前几年一到夏天,蓝藻暴发,阵阵腥臭传来,坐在家中都清晰可闻。“暑假天热,窗户也不敢开。实在没办法了,我就带着孩子回六安老家待上一段日子,避一避。”提到这个,邹德银有些无奈。
随着巢湖治理不断深入,变化,开始显现。
“蓝藻打捞力度估计增加了不少,我有时都能看到打捞人员。”邹德银直言,与往年相比,今年感觉好了一些,味道没原来重,巢湖边的水也没那么绿,“再也不用躲老家过暑假了,天气好,还能带着两个孩子在巢湖边转转。”
巢湖治理,不仅美了风景,还富了百姓。
作为巢湖市烔炀镇唐嘴村村民,董彩霞种了一辈子地。
前些年,因着巢湖治理,化肥、农药不给用,这让她犯了难。“家里满共3亩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水稻减产了咋办。”董彩霞直叹气。
就在这时,村里传来了稻肥轮作的好消息。在不使用化肥的情况下,为保持土壤肥力,推广种植绿肥替代。“我们村在巢湖流域水环境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也是巢湖流域国家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个示范点。”唐嘴村党委书记王世昌说,过去村里是一季水稻一季油菜,现在则将油菜改成红花草,“红花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氮,再通过根瘤菌把氮素固定在土壤里,植物腐败后也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肥。”
没想到,化肥、农药“零使用”后,水稻产量保持稳定不说,绿色水稻也更受市场青睐。“以前一斤大米两元不到,现在都能卖到三四块钱了。”董彩霞笑着说。
推广绿色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还能帮助老百姓鼓了钱袋子。在唐嘴村,已有一家企业流转了1600亩地实施稻肥轮作。而在烔炀镇,更有越来越多农户有样学样。
如今,合肥实施富民共享工程,大力培育特色小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聚力打造巢湖发展的民生名片,构建了“长丰休闲采摘”“庐江乡村体验”“巢湖湖光山色”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新格局。
“大河大湖治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经过努力,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目前总体向好。”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合肥一定下更大力气,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有信心有决心解决好涉及巢湖综合治理的每一个问题,力争探索走出一条大湖治理的新路径,把‘最好名片’打造得更加绚丽、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