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京津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08日 第 06 版)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要确保丹江口水库清水安全北送。这里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度有贫困人口近7万人。
自2015年9月担任淅川县委书记以来,卢捍卫立足县情实际,扛起“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和“全面小康不落一人”两大责任,在保水质、促脱贫上抓准抓好结合点,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实现山川增绿、农民致富、产业振兴。
守护清水向北流
淅川水好,不少人以养鱼为生。但养鱼容易影响水质,要护水就不能不治理。卢捍卫上任时,淅川尚有8300个养鱼网箱、580家养殖户。
“网箱得拆,也要努力将渔民损失降到最低。”卢捍卫牵头确定合理补偿方案,同时动员全县干部帮渔民卖鱼,想方设法减少损失。“那几个月,在市场上,我们比渔民吆喝得还欢!”香花镇党委书记张自亮说。
经过集中整治,600多家养殖场、100多家养殖户、19条水上餐饮船被取缔,380多家污染企业被关停。淅川投入5亿元,帮助企业转产、职工转业、渔民上岸。淅川还成立专业护水队伍,在所有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完善管网,确保污水处理及时有效。
淅川地处秦巴山片区,有120万亩极易水土流失的石漠化土地。卢捍卫到任以后,以多元融资、合同造林、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推动全县每年植树不少于10万亩。目前,淅川的森林覆盖率达45.3%,丹江口库区森林覆盖率达53.2%。淅川连续获评河南省绿化工作先进县,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减少。丹江口水库水质如今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
发展产业促增收
截至2015年底,淅川县有贫困村140个,贫困人口近7万人,贫困发生率12.2%,约2万人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统计显示,自实施严格的水源地保护措施以来,淅川县传统发展方式受限,工业产值一路下行。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经过深入调研,一个“短中长”三线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在卢捍卫的心中渐趋清晰。短线发展中药材种植、大闸蟹养殖等“短平快”产业;中线发展软籽石榴、薄壳核桃、杏李种植等生态经济林果,确保中期可致富;长线做大做强旅游业,确保长远可持续发展。
在老城镇下湾村软籽石榴基地,村民王文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费每年近4000元,就地务工年收入3.6万元,再加上分红,“每年仅果园收入就有5万元。”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王文亮,如今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说话间笑容满面。
除了发展种植养殖业,淅川还建起乡村旅游示范村36个、农家乐和特色民宿500多家,全县现有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接待游客468万多人次。2020年,全县旅游业综合效益达19.3亿元。
2020年2月,淅川县脱贫摘帽。
务实工作暖民心
卢捍卫的一组照片,曾在网上引发网友热议。
那是2019年8月7日,大石桥、金河、西簧等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顶着烈日,踩着泥泞的地面,卢捍卫走进大石桥乡纸坊沟村,察看群众受灾情况,安排部署灾后重建。照片上,他背对着镜头,湿透的白色衬衫紧紧地贴在后背上。
“卢书记好样的!”“心系群众,务实为民。”……不少淅川人深受感动,自发地在微信群、朋友圈里转发、点赞。
淅川的许多干部都了解,关乎群众利益的事,卢捍卫总会放在心上,想方设法解决。他常说,党员干部要接地气,保持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卢捍卫深知库区移民作出了很大牺牲。在卢捍卫的推动下,淅川县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为库区移民当好后盾。为帮助库区移民解决子女就学难题,淅川县积极创造条件,让户口迁往外地的库区移民子弟可以进入淅川教学条件较好的公立中学,与淅川户籍学生同等收费。淅川还建立起库区移民文化苑,讲述移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感人故事;建立了库区移民博物馆,保留移民留下的物件,刻下每个移民的姓名……一系列举措陆续实施,让库区移民得到了实惠,也留住了人心。
“我们保护生态、脱贫攻坚、改善民生,都是为了温暖淅川百姓的心。”卢捍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