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杨明斋——奔走中俄的中共建党“牵线人”

2021-06-07 09: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杨明斋——

奔走中俄的中共建党“牵线人”(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①)

 

吴 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07日   第 06 版)

 

  杨明斋肖像

  1921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部分会员合影。

 

  杨明斋,1882年3月出生于山东平度。16岁辍学务农,19岁时闯关东,后赴俄国。由于勤奋好学,他熟练掌握了俄语。

 

  1908年,杨明斋到西伯利亚矿区,作为华侨工人参加了布尔什维克的相关活动,并在“十月革命”前正式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十月革命”后,成千上万的旅俄华工参加了苏俄红军。杨明斋积极动员华工参加苏俄红军,并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海参崴参加革命工作。杨明斋成为中国人中最早的共产党人(俄共)之一,李大钊称他“万里投荒,一身是胆。”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引起共产国际关注。共产国际决定向中国派出工作组。1920年初,杨明斋作为工作组成员,与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化名吴廷康)一起来到中国,担任翻译、参谋和向导。杨明斋先安排维经斯基与李大钊单独见面,商讨建党事宜。然后,他们带着李大钊的信到上海与陈独秀等人接触。5月至8月,在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基础上,杨明斋在上海协助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很快又与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成立了“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中共在上海成立早期组织后,认为应培养后备力量,组织更多的青年投身革命活动,决定成立青年团组织。杨明斋与俞秀松等共同研究确定了青年团的宗旨、性质、组织机构,明确了青年团的任务和作用。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杨明斋的住所宣告成立,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

  1920年9月,杨明斋在法租界租用渔阳里6号石库门,开办了外国语学社,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该校教师多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杨明斋任校长并亲自教授俄语,任课时数最多,成为很多早期中共党员的俄语老师。

  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经验,杨明斋还组织成立了中俄通讯社并任社长。这是共产国际工作组建立的一个公开活动机构,也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机构。通讯社大量翻译和报道有关苏俄、共产国际方面的资料。据统计,从1920年到1921年7月,仅在上海报刊上发表的稿件就有140余篇。

  1921年春,杨明斋与张太雷共同起草了“成立共产国际远东局中国支部”的报告。杨明斋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代表到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所在地——俄国伊尔库茨克,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多次汇报和商谈,最终确定中国共产党隶属共产国际,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6月至7月,在中共“一大”筹备召开之际,杨明斋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三大”,成为以中共身份参加共产国际会议的最早一批人之一。

  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为满足国共两党干部培训的需要,1925年10月,共产国际决定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为中国革命和国共两党培养干部。杨明斋在上海负责选拔、招收留苏学员工作,先后选送两批干部赴苏学习,包括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罗亦农、任伟民、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伍修权等人。其中第二批人员由杨明斋亲自陪同赴苏。到达莫斯科后,杨明斋被共产国际任命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副校长。

  在中青年占多数的早期中共党员眼中,杨明斋深得敬重。周恩来曾在回忆党的历史时,尊称杨明斋为“忠厚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