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27日 第 04 版)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强对流天气频发,持续出现强降水,导致江河水位上涨。泰和县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开闸泄洪,防范城市内涝等,确保汛期安全。图为5月19日,江西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大坝正在开闸泄洪。 |
近日,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黄冈市黄州区开展抗洪抢险综合实战演练。演练设置舟艇编队大面积转运被困群众、内涝排险等科目。图为舟艇编队在转运“被困”群众。 |
|
住在“海景房”、“划船”去上学——网友们这样调侃城市内涝。
汛期临近,又到了防涝防洪的关键期。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工作,力争到2025年,各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老城区雨停后能够及时排干积水,低洼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
治理城市内涝,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不让内涝影响城市运行
“一到雨天就得蹚水去上课。”家住广东珠海的李圆圆告诉记者,小时候城市内涝可谓家常便饭。“我记得上小学时,夏天下暴雨,内涝积水会没过小腿,上学路上要特别注意,不能走有漩涡的地方,因为可能是较深的水坑,万一掉进去就危险了。”
李圆圆回忆,城市内涝不仅给上学带来不便甚至是危险,也给家庭生活带来影响。“那时我们家住一楼,一下雨妈妈就要把放在床底的东西都拿到床上去,不然可能被淹。赶上连续下暴雨,家中地面全是水,我们坐在床上感觉像在一座小岛上,四周就像海,真是名副其实的‘海景房’。”
不少受访人称,南方城市内涝比较常见,对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作为一个在武汉生活的广东人,我对内涝可太有发言权了。”目前在武大就读的小张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在家乡读小学,内涝严重时,老师会站在校门口把低年级的孩子抱进教学楼。“这么多年过去了,城市建得越来越美,但城市内涝还是经常发生。真希望各地能好好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城市内涝为何频频发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姜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造成城市“看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气候和环境角度来看,全球气候变暖,极端事件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城市热岛效应,使暴雨出现的几率增加,导致降水集中;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等也会增加空气中粉尘、颗粒物,容易产生凝结核,进而产生降水。”姜彤说。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内涝发生的重要原因。”姜彤指出,一些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防洪设施没能跟上,同时老城区管道老化,排水标准较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在出现连续暴雨的时候,就容易发生内涝。此外,城市大量采用硬质铺装地面,渗透力下降,而城市中植被稀疏,水塘较少,难以贮存雨水,汇水后易形成积水。
一城一策,实现涝时能排
未来几年,防治城市内涝将从何处着力?
此次《意见》明确,既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又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统筹规划,就是要形成流域、区域、城市协同匹配,防洪排涝、应急管理、物资储备系统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
给城市“留白增绿”。据介绍,相关城市将逐步恢复并增加水空间,扩展城市及周边自然调蓄空间。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结合空间和竖向设计,优先利用自然洼地、坑塘沟渠、园林绿地、广场等实现雨水调蓄功能。
消除管网“空白区”。国家将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力度,改造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和混错接的雨污水管网,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的排水防涝设施,新建排水管网尽可能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上限要求。改造雨水排口、截流井、阀门等附属设施,确保标高衔接、过流断面满足要求。
因地制宜,就是不搞“一刀切”,而是一城一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唐登杰表示,有关城市要根据本地自然地形地貌条件、水文气象特征等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已经出现严重内涝的重点区位和导致内涝问题的重点环节,全面梳理出“十四五”期间内涝治理的重点建设项目。“尤其是去年发生过内涝的区段,要因地制宜实施治理工程,确保内涝不再发生。”唐登杰说。具体要求是,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抓紧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新城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排水防涝设施。
减少城市内涝,既要提升硬件,也要改善管理。此次《意见》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城区水系、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水库等“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加强跨省、跨市河流水雨工情信息共享,提升调度管理水平,根据气象预警信息科学合理及时做好河湖、水库、排水管网、调蓄设施的预腾空或预降水位工作。
信息化技术也将更多地运用到治理城市内涝中。包括建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防洪排涝管理相关信息;在排水设施关键节点、易涝积水点布设必要的智能化感知终端设备;有条件的城市,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要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深度融合,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充分衔接。“智慧平台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提升城市面对汛情的应急水平、调度水平。”姜彤说。
治理内涝,资金土地有保障
目标已经确定,如何落到实处?
责任主体明确。“城市政府是内涝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治理内涝作为保障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强调。
政府投入加大。据介绍,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加大对城市内涝治理的支持力度,城市内涝治理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将纳入政府债券支持范围。“地方政府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城市内涝治理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按效付费’等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该负责人说。
多渠道筹措资金。今后,将探索供水、排水和水处理等水务事项全链条管理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探索统筹防洪排涝和城市建设的新开发模式,整合盘活土地资源和各类经营性资源。
用地有保障。据了解,城市内涝治理重大项目将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在地下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应优先保障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加快治理城市内涝,力争5年内见到明显成效。到2025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而到2035年,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能力与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更加匹配,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
记者了解到,不少城市已在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特征主要包含6个方面,分别是渗、滞、蓄、净、用、排。”姜彤介绍,“渗”即保证城市雨水渗透的效果;“滞”为减缓雨水流失的速率,提升城市土壤吸纳雨水的能力;“蓄”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纳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补充;“净”“用”“排”则是对雨水进行适当处理,从而进行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利用调节塘、调节池、雨水湿地、透水砖等设施控制径流总量,削减峰值,使城市能够真正做到“涝时能排”。姜彤表示,“借助海绵城市建设平台,可助推经济向可持续、稳增长方向发展,还可重塑公众关于城市建设的认识,引导公众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未来几年,随着治理内涝的措施逐步推进,“城市看海”将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