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从前华人“走出去” 如今侨胞“引进来”

2021-04-23 09: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前华人“走出去” 如今侨胞“引进来”

 

李 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23日   第 06 版)

 
 

  木墙上篆刻的是100多年前,漂洋过海前往西方务工的华人在大洋彼岸留下的华文遗诗。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里,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和一尊尊塑像诉说着昔日故事,那段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这是一段满是血泪的历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淘金热’让不少华人从江门出发离开故里,却没想到,自己其实是被当作‘猪仔’、作为廉价劳力‘卖’到了国外。”讲解员说。彼时,华人到了海外才发现,自己不仅没有资格淘金,还要在做苦力修铁路后被收上一笔“人头税”。不少人辛辛苦苦干了活,最后却一分钱也存不下来。难怪木墙上的诗字字泣血:若吃得上饭、穿得上衣,劝我同胞,万万莫漂洋。

  江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据统计,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超400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的实物多达4万多件(套),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华人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史,以及丰富深厚的江门华侨文化。

  “现在,我们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以前是走出去,现在不一样了,有很多人走回来、走进来。”博物馆馆长黄志强说。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江门被赋予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的重要使命。立足于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文明互鉴的交流典范、共建共享的文化实验区、华侨华人青年的创业创新高地四大定位,江门致力于整合全球华侨华人资源、粤港澳文化资源,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

  走进江门,塘口青创基地、天下粮仓、开平文旅创业创新基地等一大批具有侨文化特色的乡村旧建筑蜕变成了当地的新地标,同时,江门以水为媒串联起了塘口镇碉楼、乡村、文创小镇等文旅资源,盘活了旧建筑,打造华侨出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除了重视文化传承,江门还积极做好“侨”资文章,推进华侨华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开设侨资企业等。

  目前,江门建有“侨梦苑”、珠西创谷等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据统计,仅“侨梦苑”就有外资企业(含港澳台)433家,累计引进侨资、外资项目15个,总投资约113亿元人民币,引进领军人才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844人。

  “目前,我们正积极筹办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致力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江门故事。”江门市市长吴晓晖说,“未来,我们将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在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给予更多便利,引导更多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回乡发展、回国效力。”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