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 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22日 第 02 版)
图为今年春节假期,游客在朱家林村游玩。 |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岸堤镇,朱家林村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进入园区,柏油路蜿蜒伸向远方,两侧农作物密布,造型各异的建筑在眼前铺展,还有不少项目正在施工。
记者来时正是工作日,游人不多,但节假日就是另一番景象。“每年客流量都在30万以上,节假日民宿几乎爆满。”2018年从临沂大学毕业后,田莹回村担任起讲解员。既能顾家,收入又不错,她很满足。
虽是农忙时节,老人依然三三两两唠着家常,午后的阳光映红了他们的脸。与他们攀谈中,朱家林的过往逐渐清晰。“以前一半房子没人住,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咧,谁还在这种地!”几年前,这个沂蒙山区的普通村落,房屋破败,荒草丛生,常住的多为老人,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在地里刨食,“空心化”问题十分突出。
眼前的面貌与几年前截然不同:道路干净整洁,花草婀娜多姿,一排排乡间民宿整齐排布。“我们坚持‘建园区更是建社区,建风景更是建环境’的理念,让所有建筑留住原有村落格局,留住传统石屋风格,留住特有乡土味、人情味、民俗味,和村民共建共享。”负责朱家林建设规划的设计师宋娜说,“村民才是一个村子的主体。没有村民,这个地方即便发展起旅游来,也是不可持续的。”
走进其中一座老院子,记者见到了短视频创客邬三妹。
“园子被雨水冲出一条小水沟,有两棵辣椒的根被冲出了地面,还有好几棵玉米被冲倒在地上……”在客厅,她播放了一段自己拍摄的视频,将她和丈夫归园田居的故事娓娓道来:到菜地里拔几棵小葱,摘一把辣椒,揪两个西红柿,不一会,早餐食材就备齐了……惬意的田园生活,小两口已经过了一年。
这对“90后”新农人原本在烟台打拼,听说朱家林村打造创意型田园综合体的事,一直有个田园梦的小两口坐不住了。去年4月,他们租下这座小院,专职做短视频。
回村后,小两口发现,这儿的年轻人还真不少!民宿老板、酒吧老板、农场主、手作师、香草师……他们结交了不少新朋友:手拉手办个篝火晚会唱支歌,到果园里实现“草莓自由”,去隔壁老屋茶馆喝杯茶……经过一年的摸索,他们有了更大的目标:“今年会把朱家林不同行业创客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顺带帮助一些商家销售优质农产品。”
如今,占地4.3万亩、覆盖10个行政村、拥有1.6万人口的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建设正酣,主题民宿、田园客厅、创客公寓等服务平台类项目投入使用,吸引18个创客团队入驻;招商落地项目21个,总投资16.9亿元,包括乡村文旅、果蔬加工、垂钓小镇等。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试验站也在这里落地,建成玻璃温室4600多平方米,连栋温室1.2万平方米,开展果树智能工厂化育苗和设施栽培研发示范,涵盖桃、猕猴桃、苹果、梨、无花果等5个树种的28个新优品种。
产业兴,村民的选择多了。外出务工,房屋闲置可以收租;留守村里,就地打工也有不少收入。“朱家林是由政府搭建的一个乡村振兴平台,这个平台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山东朱家林乡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从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