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31日 第 11 版)
|
7月的烈日下,金岳品(右)在稻田查看稻谷的生长情况。 |
一幢白色的三层小楼、淡雅的院子、随处可见的田鱼装饰、碧波荡漾的鱼塘……在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大猫田村的青山绿水间隐匿着这样一座名为“稻鱼之恋”的古朴鱼庄。
鱼庄的主人是一个大厨,还是浙江方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叫金岳品,是一位经历特殊的法国归侨。
我来到鱼庄时,他正在熟练地为客人烹饪一道红烧田鱼。“今天来的是温州那边的客人,都是提前电话预订的。”金岳品一边小心地给锅里的鱼翻了个身,一边回答着我的提问。
今年58岁的金岳品是方山乡松树下村人。他除了“稻鱼之恋”鱼庄主人、浙江方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外,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头衔——“世界模范农民”。
这还要追溯到13年前,更要说到农业遗产。
13年的“稻鱼之恋”
2007年2月,金岳品陪着探亲的父母回乡过春节。家乡的农田和门前水塘里游动着的大红田鱼,一下子勾动了他心中的那缕乡愁,有了回家的冲动。听父亲说,青田家乡的稻鱼共生系统又刚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便更促使他下了决心:回乡干稻田养鱼。于是,仅仅过了半年,金岳品处理好国外的资产,回到青田方山老家。
那一年,金岳品45岁。已在法国闯荡了29年,也有了自己的餐馆。“那时我在当地一年赚个百万人民币还是容易做到的。”金岳品说。所以当时自己回乡,亲友大都不理解他的选择,难道这是在国外混不下去才回家种田来了?
金岳品一头扎进稻田,开始了这段延续至今的“稻鱼之恋”。
成了稻田养鱼专家
国外多年的创业经验,让金岳品有了“做任何产品都要先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的意识。在旁人还在犹疑时,他心无旁骛地琢磨着如何打响“稻田养鱼”的品牌。
“刚开始,我租了50亩稻田,建基地开始养鱼。”金岳品说,当时从当地农民那里高价收购传统田鱼鱼种,进行孵化,谁知鱼苗虽然孵化出来很多,但能够存活下来的却很少。他请教了很多人,但都没能找到解决办法。为了掌握技术,他专程到上海海洋大学学习如何培育孵化鱼苗。“整整183天,我都跟在专家的后面转。”金岳品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
通过半年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他终于掌握了稻鱼共生技术,田鱼苗的成活率也开始一年比一年高。金岳品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养鱼专家。到了2010年,金岳品与几位农户一起投资成立了方源田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田鱼育苗基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从村民手中承包了400多亩稻田建立了稻田养鱼基地。他还发动周边的农民一起参与到合作社中来,开始了集团化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周边80多户农民加入了他的团队。
一年后,他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稻田养鱼,成立了浙江方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借助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注册了“方源田鱼干”“稻鱼共生”“二都方山生态米”等商标,让80多户合作社社员从原本没有效益的农田里“刨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人民币。
当上了“世界模范农民”
不仅如此,他的稻鱼基地还成了县里交流学习的示范基地,而他公司的产品也经常在全国各地的农博会上出现。
“只要我的稻鱼米、田鱼干等产品一亮相,就有消费者追捧。”金岳品开心地说。
2014年6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专家到青田方山实地考察农业遗产项目。在金岳品的基地,曾这样评价方山乡“稻鱼共生系统”生态价值——探索了一条“千斤稻百斤鱼万元钱”的高效生态经营模式,提供了田鱼、稻米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既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又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为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2014年10月15日授予金岳品“世界模范农民”称号。
实现“当一个快乐大厨”梦想
当了“模范农民”后,金岳品对发展稻鱼共生事业的信心更足了,也为自己的生活做了一个规划——在忙公司业务之余,择一地,既养鱼、种稻,也烧菜,当一个快乐的鱼庄庄主和私房菜馆大厨。于是,他便在方山乡大猫田村开始筹建“稻鱼之恋”鱼庄。
2019年初,“稻鱼之恋”鱼庄开张。他既要当大厨,还要忙农业遗产产品。“我主要销售的是鱼苗、田鱼、田鱼干、稻鱼米等产品。鱼苗60元人民币一斤,田鱼干380元人民币一斤,稻鱼米30元人民币一斤,根本不愁销路,都是预订的单子,稻米往往还没收割就被预订完了。”金岳品介绍说,鱼苗基本销往景宁、缙云、台州、湖南、四川等地,一年约销售4200多斤;田鱼销路则以本地为主,附带丽水、温州、瑞安等地的客户,一年的销量也接近4000斤;田鱼干的客户则以温州、杭州、上海为主,因为产量有限,一年销量约500多斤;稻鱼米一年销量则是4万斤左右,销往江苏昆山。
“这些都还只是我个人的销售情况,不包括合作社其他成员的销量。”金岳品介绍说,截至目前,加入到方源田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00多户,人均纯收入也都接近3万元。“我对社员的要求很高:水稻不能用化肥农药,田鱼不能喂饲料。如发现不按要求种养稻鱼的,便不再继续合作。”金岳品说,既然注册了商标,建立了品牌,就要拿出好的产品,树立好口碑,“我们以纯生态的方式种稻养鱼,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让客户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金岳品表示,正在筹备申办田鱼干食品质量认证,并计划建设中学生实验基地,打造实验、观光和农家乐一条龙服务,把稻田养鱼的传统农业技术发扬光大,努力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国门。
链 接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的稻田养鱼始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青田县志有详尽的记载,自古田鱼有4种颜色,因红色喜气而广布田间。
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维持系统自身循环,保证了生态平衡,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解决了病虫害防治的问题。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呈现稳定态势,稻鱼都没有病害。
2005年6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授牌的项目点。
农业遗产与稻鱼米品牌
10余年来,浙江青田通过保护和传承“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大大提升了稻鱼共生产品的附加值。其中稻鱼米实现了县域境内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的“五统一”,并进行全供应链打造,在“丽水山耕”品牌下,制定了区域品牌——“青田稻鱼米”。目前,稻鱼米“五统一”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6000亩,销售到全国440多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