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全国政协委员刘延云:建设关键物流节点,推动农产品“西货东进”

2020-05-26 14:04 来源:综合

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千喜鹤、禧云国际董事长刘延云提交了《关于“建设关键物流节点,推动农产品‘西货东进’”的建议》提案。在提案中,他指出,我国农产品生产端存在的”小、散、弱“的现状,同时,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还存在物流基础设置落后、物流水平低的现象。他以新疆农产品为例,提出要建设关键物流节点、畅通“西货东进”的通道的建议,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持续增加新疆等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竞争力,从而将新疆率先打造成中国现代特色农业的高地。

 

 

我国有2亿以上的小农户,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我国以占世界19.27%的人口比重,消费了世界一半左右的蔬菜和猪肉,鱼类和海鲜消费量占比百分之三十多。与美国大规模农场对消费者的“一对多”供需格局不同,我国的生产端是大量的小农户及中等规模家庭农场,形成了典型的“多对多”模式,这对我国的农产品上行模式和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农产品物流是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在西货东进、北粮南送、南果北运等大流通格局中,还有一些关键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需要建设、疏通,以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农产品保鲜程度。

近年来,我国物流取得长足进展,但总体上基础设施依然较为落后,现代物流技术水平不足,效率较低,大部分农产品物流还处于传统运输状态,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由于新疆具有独特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种植规模相对较大,葡萄、红枣、核桃、甜瓜、香梨、苹果等,都品质极好,市场声誉上佳。但新疆农产品要对接全国市场,首要问题就是距离远、物流成本高。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供应端,新疆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多个,已改造100多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以此为依托,新疆农产品形成了一定的供应链基础,通过空运、直发、中转仓、东部线下门店系统等方式,在全国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但总体来看,“小摊位集合体”的现状还不足以形成高质量现代供应链的坚实基础,直发物流快递成本高达数十元一单,使得产品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优势。

此外,流通领域还存在“小 、散 、弱”现象,缺乏具有市场领导力的农产品流通品牌,缺少长远经营规划,直接影响了新疆农产品“东进”的效率。部分新疆本地、河南、陕西的商家,小规模地把新疆农产品整车拉到陕西和河南,进行中转分发,这极大降低了成本,但还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更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普惠物流通道。

同时,大量生鲜农产品是常温销售,夏季露天运输,冬季使用棉被、草席等保温手段,损耗严重,20%-30%的损耗率继续抬高了新疆农产品的单价,减少了供需两端的利益。

刘延云认为,在建设完善“西货东进”物流链条中,存在如下瓶颈:

1.对接不畅:大量做新疆农产品的商家,缺乏与陕西、河南等地仓储行业的便捷对接通道,对保鲜和运输时间要求极高的生鲜农产品上行,形成梗塞现象;

2.做新疆农产品的商家较为缺乏行业领导者,小、散、弱的现状,难以形成聚合效应、规模效应,增加了物流的交易成本;

3.现代化、信息化的中转仓、前置仓建设成本较高,在出疆农产品物流需求较小而且较为分散的情况下,相关主体不易决定大手笔投资建设。

因此,他建议:

1.由政府主导推动,建立新疆各个农产区商家与陕西武功、杨凌、河南郑州等地的物流前置仓、中转仓运营商的需求对接机制,畅通“西货东进”的新通道;

2.鼓励和引导更多本地商家走向电商平台,扩大线上销售总额,产生规模效应,通过集合订单,进一步提高中转仓与前置仓的使用效率,降低“西货东进”的物流成本;

3.政府配套资金,引导更多全国性的物流企业,在上述关键物流节点新建、改建现代的中转仓和前置仓,提升“西货东进”的现代物流标准,大幅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持续增加新疆等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竞争力;

4.建议对出疆东进的农产品包裹与普通包裹做好区分,建设专门的农产品物流干线,减少中转环节,建立“西货东进”的“超短链”和“数字链”。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反向提升新疆农产品的生产端,将新疆率先打造成中国现代特色农业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