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启动临床试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我国3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1个为腺病毒载体疫苗,2个为灭活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
已获临床批件正开展临床救治药物有4项
超10项成果被纳入临床诊疗方案
本报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苗研制和药物研发等科研攻关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疫情发生之初,科研攻关组就将疫苗的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之一。”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说,为了更大限度提升疫苗研发的成功率,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布局了五条技术路线,同时也设立了疫苗研发的专班来加强组织协调,加班加点只争朝夕。
吴远彬介绍,目前,我国已经有3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陈薇院士团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首个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已于3月底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接种工作,并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4月12日,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申请的灭活疫苗获批,已进入了临床试验;4月13日,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灭活疫苗也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疫苗是给健康人使用的特殊产品,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应急审批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以安全有效为根本方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说,按照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疫苗在全部完成安全性、有效性的相关动物实验等,并且这些实验全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够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疫情发生后,科研攻关组把“可治”作为药物研发与临床救治相关科研攻关项目的主要目标,累计部署了27个项目。统计显示,承担科研攻关任务的单位多达152家,包括医院、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参与科研人员超3200人,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项目负责人一直奋战在武汉临床救治的一线,涉及药品和相应的研发技术共34项。目前,已获得临床批件正在开展临床救治药物有4项,形成指导意见或专家共识5项,超过10项成果已被纳入临床诊疗方案中。
“在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介绍,科研攻关组下专门设立了中医药专班,由中国工程院李晓红牵头负总责,统筹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治重点科研攻关工作和中长期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控机制的建立。中医药专班下设了专家组,专家组由两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医医学专家、药学专家共同组成,专班下设了临床救治、机理研究、方药筛选和体系建设四个任务组,共同来落实相关的任务。目前,总结推出了有效方剂“三药三方”等成果,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是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杨胜介绍,为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国家药监局组建了以中医药院士,特别是抗疫临床一线的专家为主的特别专家组,并组织专人与“三药三方”的生产企业、研发单位积极对接,做好技术指导和注册服务。目前已完成了“三药”的成果转化,正在抓紧推进“三方”的成果转化。
据介绍,截至4月13日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1170例,其中重症病例116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905例,其中重症病例37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89例,其中8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5例,减少重症病例5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4例,其中境外输入5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67例,其中境外输入66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港澳台地区累计通报确诊病例1447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09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台湾地区393例。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