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香港:创科产品成抗疫“好帮手”

2020-03-26 09: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香港:创科产品成抗疫“好帮手”
本报记者 金 晨

  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团队向媒体展示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医用防护面罩。
  (网络图片)

  项目研发人员正在安装调试“自动测温防疫机器人”。
  (网络图片)

  智能测温机器人、居家检疫电子手环、互动疫情地图、3D打印防护面罩……面对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趋势,香港创新科技各界集中发力,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发抗疫产品,为防疫工作贡献众多“智慧”解决方案。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近日参观多项本地科研设施时表示,创新科技在这次抗疫工作中功不可没,期待尽快战胜疫情,集中力量与本地各科研机构和创科企业一起推动香港创科发展。
 
  测温机器人走上“疫”线
 
  香港新冠肺炎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及时有效筛查出发热患者对阻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有着积极作用。
 
  作为一家本地科创企业,位于香港数码港的路邦科技积极响应机电署在网上平台发布的抗疫创科方案需求,迅速推进“自动测温防疫机器人”项目研发。为了让机器人尽快走上前线,企业创始人潘嘉阳带领项目团队从大年初一开始连轴奋战,从项目策划到产品落地仅仅用了15天。
 
  “自动测温机器人能按照地图或不同环境所设定的路线行走,可满足无固定出入闸或人群等候的使用场景。”潘嘉阳介绍,当检测到体温异常或较高的人士时,机器人会在屏幕显示出红色的影像,并发出警报。结合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顶部的4K及红外线镜头可对人脸作出准确辨识,即使戴上口罩也能认出,以便防疫人员检疫及后续追溯调查。
 
  为提高机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的测温效率,香港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耗时6天,成功研发“智能发烧侦测系统(SFSS)”。项目团队负责人苏孝宇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SFSS能够兼容大部分现有摄像头,配合相应测温设备能实现同时检测最多100名、最远10米外的途经人士是否有发热症状。此外,系统还可自动追踪对焦脸部,测温数据准确性进一步提升,“即使手上拿着高温对象亦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目前测温机器人及相关系统均已应用于机电署大楼及香港国际机场等公共场所,体温监测运作准确高效。机电署署长薛永恒表示,署方已安排同类机器人在政府部门进行测试,期望这些创科产品的应用能够减轻前线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
 
  电子手环助力居家检疫
 
  自特区政府颁布相关规定以来,已有超过5万名到港人士接受了居家检疫。而随着输入型病例数量不断攀升,需接受居家检疫的人数还将持续增加。
 
  面对如此庞大的居家检疫群体,特区政府借助“智慧”科技手段,以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的电子手环为基础,同时吸纳其他应用科技方案,配合现有的监察系统,强化居家检疫监察工作。
 
  “电子手环应用低功耗蓝牙,配合智能手机和地理围栏技术,可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确定受检疫人士的实时地理位置。”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介绍,从敲定设计方案到成功做出可用的样板,电子手环项目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在特区政府与7家本地机构的配合下,本地生产线正在加速运转,每月电子手环产能超过3000个。
 
  与此同时,香港创科局也在不断探索市场上是否有其他科技方案可配合电子手环一并使用,并适时采用以应对疫情发展。香港特区新闻公报显示,为使监察更为有效,电子手环团队与香港科学园一家本地创科公司——随赏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并于3月14日正式将该公司联同本地大学研发的一款手机应用程序用于居家检疫。
 
  “该程序可透过AI和大数据分析电讯网络、Wi-Fi、蓝牙、GPS等信号变化,并配合电子手环,进一步核实接受检疫人士是否身处家中。”创科局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在检疫期间还将透过实时地点分享等多项措施监测隔离人士有否遵从检疫令。居家检疫联络中心工作人员也会不时核实并以视频通话突击检查,以确保其留在居所。
 
  3D打印医用防护面罩
 
  早在2月初,香港科创局联合发展局、地政总署、卫生署以及智慧城市联盟,就推出“新冠肺炎本地感染情况互动地图”和专题网站,相关数据均面向公众开放,以便市民第一时间了解本地疫情的最新情况。
 
  在互动地图内,公众可查看每宗个案发生的时间以及在发病期间曾到过的地点;在调整地图覆盖范围时,列表会自动显示相应地域范围的相关个案,市民还可点击页面链接以浏览疫情相关的新闻报道。此外,“香港抗疫信息频道”也于2月底在通讯软件Telegram上线,市民只需关注该频道即可更加快捷地接收疫情通报。
 
  面对部分医疗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香港理工大学与医管局积极开展合作,利用3D打印技术研发赶制紧缺的医用防护面罩。理大工程学院院长文效忠教授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介绍称,新款面罩在设计上更加贴合中国人的头型,并在面罩架构中加入缓冲海绵,可配合医护人员使用N95口罩,长时间佩戴面罩时更舒适。目前理大动用30台3D打印机全天运作,并在本地厂商协助下批量生产,预计到3月底每日可交付3万件。
 
  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则利用其纳米纤维技术,与企业合作研发出具有杀菌功能的N99口罩等防疫产品。在抗微生物技术加持下,“纳米涂层”可用于各类搪瓷制品,有助防污和避免微生物停留,从而减少病毒传播,降低双手因接触被污染的对象表面而染病的风险。此外,用于负压病房改造的流动空气微粒子过滤器、智能消毒机器人等科技防疫项目也陆续落地使用。
 
  “拥抱科技是大势所趋。”杨伟雄表示,特区政府将更有针对性地投入资源,增强科研实力,支援企业应用科技升级转型、抗疫防疫,坚持以官产学研合作推动香港创科不断发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3月26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