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方舱医院”是如何建成的
潘旭涛 高俊元 何 玥
2月11日,武汉传来战“疫”捷报:34名康复者“出舱”!这是首批“方舱医院”患者康复出院。
“方舱医院”被寄望给整个抗击新冠肺炎战“疫”带来拐点。谁能想象,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是在不到3天内建成的。
“这是共产党员的使命!这是中铁人的责任!”
2月4日早上,一份请战书交到了中国中铁四局机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庆祥面前。
“我积极主动请战,参加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建设!”
在请战书上,李亮第一个签下自己的名字。
这位中铁四局机电公司副总级项目经理说话直率:“这是共产党员的使命!这是中铁人的责任!”
作为“逆行”的勇士,在连续参与援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之后,中国中铁建设者再次出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书写奋斗者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疫情爆发后,中国中铁党委召开党委常委会议,号召所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克服一切困难,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力以赴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大局。
2月4日凌晨2时,位于武汉的中铁四局机电公司湖北分公司接上级通知,迅速组建队伍并于当日到达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参与建设。
中铁四局机电公司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援建筹备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援建工作的各个环节。
李亮受命担任中铁四局援建突击队队长,带队驰援“方舱医院”建设。接到任务,他赶紧拨通了同事的电话:“方舱医院建设需要支援,请加入援建突击队!”
时间紧、任务重,又是特殊时期,李亮做好一遍遍动员的准备。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任务一下,一呼百应。
2月4日,天空飘下雨丝,武汉迎来一个湿冷的清晨。先期参加援建的中铁四局29人集结完毕,准备赶往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施工现场。
碰面后,大家话很少。一对视,看到的是彼此灼灼的目光。出发前,所有人一致决定,签下请战书。
“写下名字的那刻,心里有义无反顾的力量涌出来!”中铁四局机电公司武汉分公司安全总监王洪雷说。
响应号召参建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到2月4日8时,中铁四局已有50人到达施工现场,火速投入建设。摆放床位、分离通道、安装电路……每个人都在同时间赛跑。
在前线战斗的不止中铁四局。
2月4日凌晨,王家亮期盼的机会来了!
此前一天的2月3日,武汉地铁公司要求中铁六局武汉地铁16号线项目部紧急选派5名机电安装人员支援武汉火神山新型肺炎专科医院机电安装工作。
接到通知,中铁六局武汉地铁16号线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家亮摩拳擦掌以待出征。但是,因专业不对口,王家亮被排除在应征人员之外,这让他很懊恼。
2月4日凌晨,王家亮又接到武汉地铁公司紧急通知,立即抽调人员火速支援武汉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建设。
这时,中铁六局火神山支援小队已完成施工任务,返回驻地。王家亮第一时间着手调整支援小队人员结构,重新组建了由17名机电安装技术人员和木工组成的中铁六局“方舱医院”支援小队,由他自己带队,奔赴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疫情当前,中铁六局武汉地铁16号线项目部春节值班安全员白承恩自告奋勇,主动承担了运送支援小队成员和物资的任务。
“我主要负责项目部防疫用品采购和发放工作。”“90后”白承恩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虽然戴着口罩,但总能看到他眼角泛起的弧度,“我来武汉一年了,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希望她尽快好起来,相信她一定会好起来。”
车子很快到了施工现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紧邻抗疫最前沿的武汉协和医院,那里收治了大量疫情重症患者,在此施工,被感染风险大。凝重的气氛笼罩着中铁六局“方舱医院”支援小队。
为了鼓舞士气,项目部副总工程师范尊峰,这个刚完成火神山医院建设任务的支援小队长,再次主动请战:“我有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经验,申请继续参加‘方舱医院’建设,感染的风险大不代表一定会感染,只要做好防护就没问题。”
为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王家亮开始讲述战争英雄的故事和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
“只顾着盯手中的活儿,一会就忘记了害怕。”精神高度集中,施工紧张忙碌,这使范尊峰几乎忽略了不那么安全的环境。
两个23小时。能不吃东西就不吃,能不喝水就不喝
一份份火热滚烫的请战申请,一声声坚定有力的铮铮誓言,一张张党旗下的坚毅脸庞,一个个逆行向前的抗疫身影,中国中铁建设者一次次推高工程建设极限的新刻度,诠释着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真正到达现场之后,能够感受到的只有震撼。”中铁隧道局抗疫突击队带队的副总经理郭海军说,在施工现场,有人指挥统筹,有人运送物资,有人负责建设,人人各司其职,都只为了心中共同的目标——早日建成“方舱医院”。
“看到这种场景,我内心充满了力量。”说这话的时候,郭海军的声音都变得更浑厚了。
赶赴施工现场后,中铁四局援建突击队迅速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并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
临时党支部采取一名领导干部带一、二名青年技术人员,一名党员带好身边三或四名普通员工的形式,成立了测量组、电器安装组、床位安装组、材料供应组、安全后勤保障组5个工作组,迅速展开施工。
很多企业还没复工,建材成了棘手的问题。6个小时内,李亮和同事紧急联系了十几家供货商,反复沟通协调,终于找到可以正常供货的3家,加急调拨了4000米PVC塑料线槽、20000多米电线及1200个插座线。
经过连续18小时奋战,2月4日21∶10,突击队完成A馆配电改造及800张医疗床位的正式电接通。
2月5日00∶45,经过近14个小时的辛苦施工,中铁四局援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C馆所有医疗床位配送电正式接通。
从2月4日2时接到援建指令到完成A、C两个场馆1300张床位配送电施工任务,中铁四局仅用了23个小时。
就在大家刚刚准备长舒一口气时,前来验工的医护人员却提出:“只区分大小走廊,不安装防护隔板,容易造成患者交叉感染。”
怎么办?
建造方舱医院,不就是为了尽快收治患者?一切必须以医疗要求为准!
“当时的情况只能重新返工。”王洪雷说,返工就要把之前的电路全部拆解。
2月5日下午,工人们重新回到武汉客厅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新图纸安装隔板、摆放床位、铺设电路,把20—30个床位分为一个小“方舱”。
即便先前的努力都要重来,大家也没有一句抱怨。“只想着赶快把医院建好。”王洪雷说。
又经过23个小时的昼夜奋战,2月6日,中铁四局圆满完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建设任务。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建设同样紧张有序。
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王家亮带领的支援小队和数百名穿着不同颜色马甲的建设者交织穿梭,争分夺秒,紧张忙碌地推进工程建设。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2月5日凌晨6时,中铁六局“方舱医院”支援小队完成了3间病房40余个床位的隔板安装、材料转运、线路安装等施工任务。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开始接收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一次次高质量完成使命,背后是建设者们的无私付出。
“施工现场人员多而杂,为避免感染,我们尽量不摘口罩。”郭海军说,大家能不吃东西就不吃,能不喝水就不喝,坚持到下工,十四五个小时不吃不喝。
2月4日晚上20时后,战斗了一整天的中铁四局援建工人们总算能吃上一顿饭了。可实际参加援建的人数比预计的多,盒饭订少了。为保证工人们能吃得饱,李亮等一些党员干部主动让出自己的那一份。
“家里有我,你放心!”
家,永远是一线战士们坚强而温暖的后盾。
原本已订好春节回家的车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铁四局机电公司武汉分公司总会计师章旭决定留在武汉,与留守的同事们一起抗击疫情。“我不精通建筑专业技术,但我能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章旭说。获知援建“方舱医院”的任务后,他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
“你去抗疫一线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里有我,你放心!”丈夫即将奔赴战场,章旭的妻子选择了支持和鼓励。
元宵节,本应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但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舍小家团圆、为大家安全。
2月8日接受采访时,中铁工业重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易悦强正奔波在两个“方舱医院”施工点的路上,言谈间有些止不住的喘息。
从正月初六接到援建火神山任务到正月十五仍在建设“方舱医院”,易悦强和公司突击队一直坚守一线。“在抗疫一线,昼夜不分,现在都搞不清时间了。”易悦强说。
易悦强是武汉人,他说现在很想念家人。“武汉这座城市就是家,我们的付出顾全的是大家,家里人很理解。”
这是中铁六局的姜博宣第一次没在家陪妈妈过春节。
这个来自黑龙江、刚满20岁的大男孩,父亲在他上高中时突发疾病去世了。从此,每个春节他都陪妈妈一起过。
疫情爆发后,姜博宣主动提出值守项目部,并给妈妈打去了电话:“妈妈,今年形势严峻,情况特殊,我就不回去陪您过年了,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
因为姜博宣是项目部年龄最小的员工,在组建“方舱医院”支援小队时,项目部将他列入了替补队。当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主动找到支部书记王家亮,要求进入支援小队,到“方舱医院”建设第一线去,他说:“我跟我妈已经说了要去支援医院建设,不能食言。”
果然,在施工现场,姜博宣跑得最快,最卖力气,主动承担了最脏最累的活,搬运物料、递送材料、搭建隔板,一刻不停,一项工作不落,手磨破了,脚也磨破了……
亲情成为建设者们奋战的动力。
王洪雷已经在武汉的项目上待了9年,他说武汉是他的第二故乡,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这里。
离家上前线那天,年仅3岁的孩子抱着他的腿嚎啕大哭。
“爸爸必须坚守岗位,回来给你带玩具。”王洪雷抱起孩子哄。“我不要玩具,只要爸爸!”孩子哭道。那一刻,他眼睛一酸。
王洪雷深知,只有疫情赶快过去,整座城市恢复正常,孩子才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
完成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建设任务,如今王洪雷正在公司自我隔离。“接下来如果还有援建项目,我会继续参加,我时刻准备着!”他语气决然。
张璇是中铁七局武汉地铁5号线项目部的一名普通员工,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当得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隔离病房建设急需人手时,张璇知道自己回报家乡的时候到了。
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与孩子视频,这是张璇最快乐的时光。“舍不得宝宝,但我不想等他长大后说妈妈是个‘逃兵’。”她毅然决然地留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中国中铁建设者已经以工地为家,以武汉为家。
其实,祖国就是武汉的大家。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每当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中国中铁建设者就会热血沸腾,勇往直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2月13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