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变身”应急防护物资生产线
本报记者 王 梅 文/图
|
图为扶贫车间员工在展示制作好的应急防护服。
|
2月3日深夜,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山乡搬迁新区的“扶贫车间”灯火通明,缝纫机声哒哒作响。数十台运转的缝纫机,30多名缝纫机手鼓足干劲,为坚守一线的执勤人员赶制防护衣服。
这个扶贫车间于2019年12月13日揭牌生产,在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扶持下成立,是为北山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搭建的就近就业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针对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短缺的严峻形势,民和县委、县政府在积极做好从外调运购置应急防控物资的同时,借助北山扶贫车间服装生产线平台,迅速召集当地裁缝师,昼夜赶制疫情防控应急防护服,最大限度地缓解“作战”前方应急防护衣服吃紧的燃眉之急。
据北山乡党委书记范承东介绍,2月1日下午,在接到县委迅速启动扶贫车间赶制应急防护服的通知后,乡党委和县直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微信群、人托人等形式发出紧急倡议,当晚就有25名当地裁缝师赶到扶贫车间支援疫情防控。
康海兰是民和县洺钦和服饰公司的一位老员工,裁缝技艺娴熟。2月1日晚,她看到县上寻找裁缝师的紧急倡议后,马上报名,并在个人微信群中发出倡议。
在扶贫车间的应急防护衣服赶制队伍中有5名党员。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月3日晚,北山乡扶贫车间成立“火线”临时党支部,5名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
56岁的隆治乡铁家村老党员李爱英有一身缝纫手艺,还是村支委委员、妇联主任。疫情袭来,她还担任着村上执勤值守工作。看到县上急需应急防护衣服的消息后,作为党员的李爱英立即让儿子替她值守村口,自己匆匆赶到扶贫车间赶制应急防护衣服。
据范承东介绍,2月1日以来,扶贫车间已赶制出应急防护服148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2月07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