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我的“一带一路”故事 奋斗在第二故乡

2019-11-07 09: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的“一带一路”故事

  林冬梅(前排左二)与父亲林占熺(前排右四)和当地民众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杨兆巍在计算桥梁设计参数。
  (受访者供图)

  朱鹏飞在检查供水设备。
  (受访者供图)

  2019年5月18日,段红玉(右)与业主布卡布哈立德(中)在巴哈吉四万人奥林匹克体育场封顶仪式上合影。
  (受访者供图)

  马超(左)在向当地工作人员指导作业流程。
  (受访者供图)

  手持中莫两国国旗的孙丽华。
  (受访者供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仅大大优化了中国开放格局、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更为沿线各国联动发展注入了磅礴的正能量。在此过程中,中国专家、工人深入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和沿线各国同事一道,谱写了丝路上共同发展、深化友谊的新篇章,留下了一个个让中国建设者难忘的故事。
 
  
 
  菌草种植助巴新减贫
 
  ■ 林冬梅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中心副主任
 
  我的父亲林占熺是菌草技术发明人,被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尊称为“BUTUBA(巴新国鸟极乐鸟)”教授,寓意为当地带来吉祥。他26次到当地东高地省实施中国福建省援助的菌草旱稻技术项目。近年来,我与他一同赴巴新工作,深深体会到中国技术援助为当地人民实现脱贫与发展带去的希望。
 
  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前夕,在当地报纸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让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扬帆再启航》,文中专门提到了菌草旱稻技术项目。
 
  东高地省沸腾了,从14日清晨起一直到习近平主席离开巴新,我们不断接听电话、接待一批批访客,谈的都是感谢习近平主席对巴新的情谊。东高地省政府官员认为,习近平主席促成了菌草旱稻项目援助东高地,把福建省与东高地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减贫、增加农民收入。中国树立了政府治理贫困的榜样。
 
  目前,东高地省已把“零贫困”作为2030年首个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中国政府支持下,与中国专家团队共同努力,力争把该省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我在蒙古国建大桥
 
  ■ 杨兆巍  中铁建安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桥梁工程设计师
 
  到中铁建安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作以来,最让我骄傲的是把中国设计、中国标准带到蒙古国乌兰巴托市雅尔玛格互通立交桥的设计中。
 
  雅尔玛格互通立交桥是我们设计院首个正式实施的国际项目,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通往蒙古国最大国际航空港——成吉思汗国际机场和开发区的主干道。面对机会和挑战,公司领导经常为我们加油鼓劲,并亲自参与项目设计。我们团队的十几个小伙子也暗下决心,一定设计好中蒙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桥。
 
  2017年国庆假期的一天,我作为设计团队代表从北京转机到达蒙古国,次日就奔赴工地查勘现场。10月的蒙古国寒风刺骨,沙尘弥漫,一会儿手就冻得握不住笔。实在受不了,就放下笔,双手使劲搓一搓,再拿起笔记录。一连10天,我将整个规划区域的地质、地形、地貌掌握得一清二楚。
 
  在雅尔玛格立交桥设计中,我们大量运用了中国先进的桥梁设计技术。记得有一次,蒙方工程师对我们设计图纸采用的国内汽车荷载标准提出质疑。为了让他们信服,我们建立了同样的计算模型,把两种荷载分别按规定施加到计算模型上,经过实践计算对比,证实采用中国规范的荷载标准比蒙方当地规范的荷载标准要高很多。从此,蒙方工程师对我们的设计不再质疑,中国桥梁标准实现了在蒙古国落地。
 
  图拉河被乌兰巴托市民称为“母亲河”,雅尔玛格立交桥主桥正好跨越这条河。为了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我们制定了环保专项实施方案,确保乌兰巴托100多万市民的生活用水水质不受影响。
 
  我们还采用了中国标准设计了蒙古国最大的互通式立交桥——乌兰巴托交警局附近上跨立交桥。今年9月16日,该桥主桥通车。当看到蒙古国总理呼日勒苏赫出席通车典礼,听到他称赞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两座大桥缓解交通拥堵、便利了市民出行时,我内心十分激动。我很荣幸参与其中,不仅见证了按照中国标准设计、建造的大桥从无到有的过程,更见证了它改善当地交通出行的历程。
 
  
 
  作为中国工程师,我自豪
 
  ■朱鹏飞 中铁二十局安哥拉项目经理部奎托供水项目经理
 
  我今年34岁,2016年10月到安哥拉工作。当时心里压力很大,虽然以前在国内也当过工程项目负责人,但毕竟这是第一次接触国外水利项目。
 
  奎托供水系统项目位于安哥拉中心地带比耶省奎托市区南部,距离市中心12公里,是比耶省最大最完善的供水系统,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设。
 
  项目正式开工时,我们团队只有10个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不足33岁。在国外施工,面临行业陌生、语言不通、标准不同等困难,攻克语言关成为我们团队战胜一切困难的首要任务。白天忙工作,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学葡语。3个月下来,我们熟练掌握了500多个葡语单词,能和当地人简单对话。日复一日,我们在工作中补齐了自身的语言短板。
 
  我们承建的供水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中西标准的“较量”。比如,在混凝土施工缝施工中,我们采用钢板进行止水处理,而当地的技术人员习惯用橡胶止水带。为了让他们了解钢板止水不易变形且稳定性更好,我们收集了很多成功案例及国际认可的证书文件,证明这项技术应用范围广,技术成熟可靠,最终说服了他们。
 
  在一个半月的初净化水通水调试过程中,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吃住基本都在现场,早上开预备会议,明确分工,晚上开总结会。经过多次检验测试,供水项目均符合健康水质标准,比计划提前一个月实现全面通水。
 
  今年10月18日是个让人难忘的日子——奎托供水项目举行竣工典礼。一名当地政府官员看着自来水源源不断流出感慨道:“奎托市16万民众头顶水桶取水的苦日子终于结束了!”当地人见到我们高喊:“中国,好样的!”很多小孩一看到我们举手机拍照,就往镜头里钻,歌声、欢笑声、称赞声响成一片。那一刻,作为一名中国工程师,我感到无比自豪。
 
  
 
  奋斗在第二故乡
 
  ■ 段红玉  中铁建工集团国际工程公司阿尔及尔、吉吉尔区域工作人员
 
  2008年,我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的翻译,坐飞机经过近9000公里航程,来到中铁建工集团阿尔及利亚分公司,参与巴哈吉四万人奥林匹克体育场项目。这是阿尔及利亚第一座能够满足国际比赛赛事的国家级体育场,也是该国21世纪以来建设难度最大的体育场工程。
 
  飞机一落地,我便加入到紧张的项目筹备工作中,从租住处、接水接电、购买生活用品、购置办公桌椅,到开立账户、办理工作证、进口物资,再到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穿梭在五六个部门之间办理业务,每天可谓是披星戴月,成百上千次乘车往返还治愈了我的晕车毛病。对于刚从环境优美、书声琅琅的校园走出的我来说,这荒野求生般的生活是一生无法忘却的记忆。
 
  第一批建筑物资到港时,当地已进入雨季。每当我协调物资运输时,都会遭遇倾盆大雨,因此我被同事戏称为“段大雨”。由于工期紧迫、场地泥泞,我们只能冒雨开车在省道上行驶,在只有10℃的大雨天气中与项目团队一起奋战到深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搭建起了项目的第一栋活动板房。
 
  虽然白天是同事眼中的“女汉子”,但夜晚想家的时候,我也会默默流泪到凌晨。4年跨国之恋,网络信号时断时续,一年相见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但丈夫还是放弃攻读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机会,来到阿尔及利亚支持我的工作。我一生都无法弥补对“小家”的亏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11年奋斗中,我从“小段”变成了人尽皆知的“段姐”,从一名女翻译成长为一名工作人员,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著,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
 
  今年6月,巴哈吉四万人奥林匹克体育场全面封顶,我经历了过去11年的艰苦奋斗岁月,更享受到了“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我将继续秉持“改善环境、创造幸福”的使命,带领同事们继续奋战在我的第二故乡——阿尔及利亚!
 
  
 
  “跟中国人干活很高兴!”
 
  ■ 马超  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工程师
 
  2017年1月,我赶赴巴基斯坦,担任卡(卡拉奇)·拉(拉合尔)公路Ⅲ标项目部碎石场经理,负责碎石场筹建、生产等工作,该项目全长230公里,全部采用中国标准。
 
  今年3月底,这条中国企业以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方式承建,巴基斯坦政府投资规模最大、线路最长、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如今,其展示的“中国质量”和“中国速度”,被很多路过的巴基斯坦民众赞誉。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尘土飞扬的建设场景。尽管在履职前做了不少功课,但是初到巴基斯坦时,恶劣的条件、艰苦的施工环境,还是让我有些猝不及防。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除了人以外,机械设备也会“水土不服”。就在我们忙碌组装设备的时候,制冷机出现了故障,在当地却买不到配件。于是,我就带着当地工人去偏僻区域的旧货市场“淘宝”,因为一些不大的旧货市场经常会有中国企业出售的各类机械设备及其零配件。工夫不负有心人,巴铁员工经过“天罗地网”式寻觅,最终找到了可供更换的同型号配件。
 
  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备,发电机站、燃油库、炸药库、开采工作面等一应俱全,总重1500吨的碎石场生产线安全组建并投产运营,每小时产量可达1200吨,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碎石生产线。同时,物美价廉的上万件零配件也在库房“随时待命”。
 
  开办碎石场解决了当地300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开采、碎石操作人员及维修管理人员。那迪尔刚应聘到碎石场时是一名焊工,因为表现优异、勤奋好学,他逐渐成长为焊工班长,成为带领当地劳务生产的负责人。
 
  那迪尔总是自豪地说:“跟中国人干活很高兴!”他熟悉生产流程,能独立处理一些小问题,当地工人都很尊敬他,也很喜欢他,大家在一起工作其乐融融。
 
  我们使用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在当地受到广泛好评,当地政府和周边的碎石场人员经常前来学习,我们毫无保留地将经验、技术传授给他们,这是我们为中巴友谊关系作出的贡献。
 
  
 
  “好味道”大米好!中国好!
 
  ■ 孙丽华  中铁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员工
 
  我于2017年12月来到莫桑比克工作。今年3月,“伊代”飓风使莫桑比克遭受巨大损失,一时间,全国上下陷入悲痛之中。作为在莫桑比克扎根发展的中资企业,中铁二十局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们所在的马普托驻地是中国商会选定的灾后捐助物品集中点。半个月时间里,我和同事总能收到来自本公司和其他中资企业送来的衣物和食品。棉被、罐头、饼干、饮料……一件件、一瓶瓶,让人深刻感受到来自中国企业和中国同胞对莫桑比克受灾百姓的深深同情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和同事担任这次捐赠物资收集的志愿者,虽然收集整理工作任务繁重,但当听到当地受灾员工满含感激之情地对我们说“Thank you,China!”时,都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救灾过程中,食物短缺状况曾十分严重,由中铁二十局与中非基金合作管理的“好味道”大米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近50名员工两班倒工作,每天连续16个小时为灾区加工自己种植的“好味道”大米。
 
  2018年4月是我们接手该项目后迎来的第一个丰收季,我有幸参与了这盛大的收割庆典,一群当地的年轻姑娘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欢快地跳着草裙舞,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两年间,我还见证了项目从最初的1.3万亩,到完成种植面积3.2万亩,并于第二年扩增至3.6万亩;收获的稻谷从原来的不足3000吨增加到1.35万吨,并在2018年至2019年种植季增至1.7万吨;见证了当地合作种植户从最初的30多户增加到近500户;见证了更多民众从中受益……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去当地超市购物,超市收银员看见我们后竖起了大拇指说:“‘好味道’大米好!中国好!”那一刻我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知道,我们生产的“好味道”大米越来越被当地人所熟知,我们生产的中国大米正飘香在莫桑比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07日   第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