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开封发掘明代“小庞贝” 专家建议遗址上不再进行开发建设

2019-11-04 09: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开封发掘明代“小庞贝”
专家建议遗址上不再进行开发建设
段易成

  永宁王府遗址发掘现场。

  从开封“城摞城”示意图可以看出各个历史时期的开封城叠压关系。除隋唐以前的地层埋藏较深,尚未能够通过考古手段取得有效信息外,现代开封城地表以下,由晚及早依次叠压有清、明、元、金、北宋、五代、隋唐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
  万军卫认为:从埋藏成因和保存状况分析,明代开封城遗址因洪水而淤埋,保存状况良好,而其他时期的开封城因不断被人为破坏而导致保存状况较差。但即便如此,其历史仍是一脉相承,延续不断。这在考古地层学上的表现就是层层叠压,没有缺失;城市核心区的位置和轴线也未曾发生大的改变。

  在明末开封城洪水毁城时,大部建筑被损坏,伤亡者众。在遗址南部王府大门台基之上就集中发现有6具遗骸,姿态各异。

  在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考古工作人员又对发掘的出土文物进行整理、修复和类型学研究;结合发掘过程中获取的资料,最大限度地提供考古对象的历史信息。
  图为永宁王府遗址的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出土的青花瓷器碎片进行拼接和修复。

  坐落于河南开封的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以下简称永宁王府遗址),不仅是一处价值极高的明代郡王府遗址,也是一处见证了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洪水毁城历史事件的灾难性遗址。
 
  永宁王府遗址的已发掘区域为王府中轴线建筑群。该建筑群布局明晰,建筑规模大、等级高,是目前国内已发掘的保存状况最好、遗物最丰富的明代郡王府遗址。
 
  考古队在遗址内还清理发现了15具人骨遗骸,其中在遗址南部王府大门台基之上就集中发现有6具。这些遗骸姿态各异,真实反映了当时洪水来临之时人们面对死亡的绝望状态。
 
  
 
  永宁王府遗址
 
  已经可以真实再现
 
  永宁王府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自2017年7月底开始,于2018年8月现场发掘结束,发掘面积约7000平方米。据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助理、永宁王府遗址发掘工作执行领队万军卫介绍,目前已经看到了整个永宁王府的中轴线建筑群,包括王府大门、隔墙、仪门、前厅房、后厅房、花园(假山、水池)等。
 
  目前,通过发掘和勘探相结合的方法,已经廓清了永宁王府遗址的范围。整个永宁王府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15米,遗址边缘有夯土包砖墙围绕。
 
  发掘过程中,在王府大门台阶前,出土了万历四十年(1612年)“昭代贤宗”木匾额,证实了该遗址为开封明代周藩永宁王府。
 
  “野外考古发掘只是整个考古工作的第一步。”万军卫说。目前,该遗址已进入室内整理阶段,主要是对考古发掘过程中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同时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拼接、修复、绘制图像,以待形成书面报告。
 
  整个明代开封城遗址
 
  堪称“东方庞贝”
 
  万军卫认为,应该将永宁王府遗址的价值,放在更广阔的视角下审视。
 
  永宁王府遗址是明代开封城遗址的一部分。根据《明史》《守汴日志》《汴围湿襟录》等文献中关于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开封洪水毁城的相关记载可知,此次洪水对整个开封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此外,2014年发掘的开封新街口明代官署遗址,以及2016年发掘的御龙湾明代建筑遗址,都是明末崇祯十五年洪水毁城事件的真实反映。
 
  因此,万军卫推断,整个明代开封城遗址就是一座灾难性城址,堪称“东方庞贝”城。
 
  与庞贝古城不同的是,这次灾难是人为战争造成的。
 
  据推断,在此次洪水毁城中,大多数城内建筑都受到了毁坏。泥沙淤平了街道和建筑,开封再一次出现了“城摞城”现象。
 
  随着考古发掘和城市建设,开封渐渐显露出许多明开封城被洪水淹没时形成的“灾难景观”,而永宁王府遗址,是其中相对更具代表性、信息量更为丰富的一处,可称为这处庞大“东方庞贝”城中的“小庞贝”。
 
  永宁王府遗址即位于开封明代文化层,所叠压的厚厚的淤积黏土层,正是此次洪水所携带的泥沙沉积所致。“遗址内坍塌的砖瓦堆积,以及成片的屋顶是洪水冲毁房屋的最直观反映。”万军卫介绍说。考古队在遗址内还清理发现了15具人骨遗骸,其中在遗址南部王府大门台基之上就集中发现了6具。这些人骨遗骸姿态各异,真实反映了当时洪水来临之时人们面对死亡的绝望状态。
 
  具体实施保护工作
 
  仍面临诸多难题
 
  随着近些年城市建设进度的加快,对地下遗址造成的威胁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有着4100多年建城史的“八朝古都”,开封的地下遗存十分丰富。为确保地下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这些年来,从城市规划到立法,开封市政府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工作。2013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并同意了开封市文物局关于北宋东京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请示。2016年10月,北宋东京城遗址又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2018年9月,《开封市文物保护条例》批准通过,开封市文物保护工作有了地方法律保障。
 
  在开封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永宁王府遗址,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发掘和保护的。
 
  即便如此,对遗址进行保护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仍是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关系的矛盾。
 
  为使永宁王府遗址在发掘工作结束后得到有效保护,在2018年6月发掘工作进入尾声时,当地召开了遗址保护工作专家论证会。为避免雨水对遗址本体的破坏,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在发掘工作结束后对遗址发掘区域进行保护性回填。这事实上尽可能地保持了遗址发掘后的真实状态。
 
  根据专家意见,该遗址应进行原址保护,遗址上不再进行开发建设。
 
  能否成为著名景观
 
  再现重大历史节点
 
  那么,为什么不能大张旗鼓地做些后续工作,比如加入公共考古或者文创力量,让永宁王府遗址成为“东方庞贝”的其中一个著名景观,供游人参观呢?
 
  保护是第一位的,也是当务之急。万军卫的态度明确。在此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才是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对遗址进行利用和开发。这需要等到详细的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出台后才能确定。“永宁王府遗址占压了这里建设地块约1/3的面积。对此,建设单位与开封市政府积极协商,将邀请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和相关专家来编制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万军卫说。
 
  当然,对该遗址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有些环节还没理顺。比如,目前文物行政部门还缺乏专门保护机构及相应人员来开展后续的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保护与开发的资金来源难题也还没有解决。
 
  那么,永宁王府遗址最终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给公众呢?
 
  它会再次被埋没吗?
 
  
 
  并非只是开封才有“东方庞贝”(链接)
 
  将一个考古发现比喻为“庞贝”,首先意味着同样应是一个灾难性遗址,其次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除了明代开封城洪水灾难遗址,在中国各地,还有许多被称为“东方庞贝”的遗址。如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内蒙古赤峰市的二道井子遗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泗州城遗址……
 
  这些遗址各具特色,但它们有一共同点即均为灾难性遗址。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示意图来自网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04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