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县打造田园综合体,让资金、技术、资源握指成拳
一片田园长出15个新产业(田间追踪高质量)
本报记者 郁静娴 王 沛
沂蒙山区,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赶走了溽热,空气里飘着瓜果甜香。
走进沂南县西北部的朱家林——山东省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区,听到村民们感叹农业之变:还是这座山、这片田,如今不仅长出了“金谷子”“金果子”,也长出了主体民宿、创意农业、果蔬加工等新产业。
变化源自变革。项目区立足田园,让资金、技术、资源握指成拳,三年间引入总投资16.9亿元的21个项目,兴起沂蒙大妮、天河本草园、柿子岭理想村等15个新产业。农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在这片28.7平方公里的土地,培育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撒手田”变“精细田”:从品种到技术全面升级,让土地生金
“这次回来,就不打算再出去折腾了。”在项目区的“十六庄园”里,尚长利一边麻利地打理石榴树,一边讲起自己的创业经历:
前些年,他种过蔬菜,又在山东农业大学进修了园林专业,一技在身,却在家乡施展不开。为啥?“条件不行,路不好、渠不通,想干产业不容易。”
朱家林村党支部书记田立军说,村子三面是山,山多田少,基本是靠天吃饭。一家几亩地,种麦子打不上一千斤,遇上旱涝,收成更不保险了。种地难以维持生计,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130户、352口人的村子,在家的不到120人。
村民盼着土地生金,尚长利们也盼着大展身手。
转机出现在2017年7月,朱家林村和周边10个村串珠成线,申请到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引水入村、道路改造、土地整理,让农村“硬件”硬起来;项目落地、资金扶持、技术提升,让产业“软环境”跟上来。
看准政策机遇,尚长利坚定了信心:干!通过创客孵化平台,他获得105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加上自有投入,流转了120亩地,打造高品质石榴种植、深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家庭农场。
“谁说种地不挣钱?咱种的石榴是黑、黄、白三个品种,市面上比较少见。”尚长利讲起种地有新招:“这样的石榴籽粒大,每斤能卖20—30元,经过恒温贮存,来年提前上市,价格还能往上蹿哩!”
和尚长利一样投身农业的李胜,尝到了技术“加盟”的甜头。他的现代化温室位于波子峪村,一排排水培蔬菜长势喜人。“这些蔬菜都由水肥一体化设备自动管理。”李胜指着门口的一台“大家伙”介绍,只要提前设定好各项指标,设备就能随时监测水中的氮磷钾含量,通过滴灌管及时为作物补充养分,既高效又精准。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平台优势,在一个项目区,从品种到技术全面升级,推动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黄树田介绍,项目区因地制宜,规划小米杂粮、优质林果两大产业带,通过订单式生产、预售式经营,让曾经卖难的小米成了俏销品。去年,最好的“月子米”,卖出了每斤118元的价格,村民们尝到了高质量种植的甜头。
一产变二三产:多个业态抱团生长, 长出更多“新钱袋”
金秋十月,朱家林的柿子林火红一片,与柿子一同“走红”的还有柿子岭理想村。这是上海乡伴文旅集团重点开发的项目。在这里,基于小米、柿子和萱草元素的创意农业正遍地开花。
“在城市里,人们望不见麦浪,闻不到稻香,听不到蛙声。而这些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注定了乡村在某些业态上拥有先天的市场优势。”乡伴文旅集团副总裁郑德福说。
田园综合体既让农业有了延伸发展新空间,也给想到乡村干事创业的人提供了新机遇。朱家林管委会每年安排2000万元,向创业主体发放创业券。“创业券可以用来支付办公、住宿等费用,也促进了创客项目之间资源共享。”管委会副主任侯合雷介绍。
目前朱家林已吸引创客160多名,一家家创客团队相继入驻,唤醒了农业在教育、旅游、科研、文化上的多元功能。创意农业区、田园社区、电商物流区、滨水度假区、山地运动区等五大功能区布局日益清晰,民宿度假、文创研发等成为了新的产业增长点。
80后创客高龙拿到了5万元的创业券。在他所创办的童朴自然教育基地里,孩子们可以同田野零距离接触,草木染、肥料沤制、蚕桑文化等特色体验活动更是让他们着迷。“自然本身具有感召力。”高龙向记者展示了孩子们自己用陶土、秸秆等材料制作的小工艺品,“孩子的创造力让人惊叹。”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此搭建起综合试验站。“这一片是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多样,土壤类型丰富,适合开展多项试验。”轮值驻站的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海生介绍,选育出的优质果树品种,还会优先推广给当地农民。
农业功能不断拓展,也为农耕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农闲演出、拿工分换工钱、包产到户……朱家林村中心的乡村美学馆里,最近举行着一场“故乡的记忆”主题摄影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咱沂蒙山区的故事,多得讲不完呢!”讲解员田莹说。
目前,朱家林产业培育正在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迈进。“要形成核心的市场竞争力,下一步要坚持社区发展方向,园区管理机制,政府则负责搭建平台。”沂南县委书记姜宁说。
良好的创业支持、灵活的市场机制,赋予了产业自然生长的空间。在采访中得知,今年初,一家曾经不看好朱家林投资环境的公司,又回来了,还流转了90亩地。“平台强大了,自然吸引更多市场化要素流入乡村,促进各业态抱团生长。良性循环形成了,农业的整体效益会得到更好提升。”黄树田透露,未来,这里将会出现一个村民、新居民共享共融的文化康养社区。
田园变乐园: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发展,让乡村宜居宜业
干碴墙,石头房,枣木屋脊榆木梁,是沂蒙山区传统的建筑形式。不用任何黏合材料,所有石块之间错缝勾连;石头经过适当的敲凿,保持了立面的自然。朱家林项目一启动,全村的老石匠、老泥瓦匠、老木匠都忙活个不停。“没想到,老手艺可派上用场喽。”石匠公维利说。
起用村里的老工匠,是项目“共建共享”理念的一个缩影。随着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发展,朱家林正在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昔日的小山村,如今添了颜值。村间石板铺路,两侧撒上碎石;老院墙外围栽满蒲苇、芒草和狼尾草,高高低低的草穗随风起舞,与石子路共同构成了自然的乡村海绵系统。这两年,朱家林坚持生态优先,编制了生态规划,治水种树,打造循环农业,4000余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多重产业入驻,村民参与的劲头十足。老屋流转后,今年58岁的尹德兰住进了新的农家小院,水电无忧,每年手头还多了2000元租金。不仅如此,经过培训,她还迎来新的身份,“民宿管家”。“咱也领起工资了,一个月一千八,日子宽裕多啦!”客人刚走,尹德兰忙着收拾,动作轻快又利索。
吃住不愁,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更富足了。每天,公树贞和几个老姐妹相约在非遗文化体验馆,一起缝制布老虎。“在家成天对着四堵墙,心里也堵得慌。这下可热闹了。”她今年81岁,一头银发,飞针走线却十分灵活。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重新点燃了传统手艺的文化火种,老年人也有了闲暇去处。
昔日空落落的村子重又热闹起来。田立军说,这段时间,有十多位村民返乡创业,有的开起农家乐,有的带回了新的农业技术。曾经负债的村集体,如今每年有10万元收入,村民人人有股权。
乡村产业发展,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农民受益。“朱家林可以搞旅游,但绝不是做景区,最终不光要让村里人留在村里,还要让出去的人回到村里。”朱家林生态艺术社区总设计师宋娜说。
构建人才回流长效机制,亟待更多的城乡衔接配套服务。“项目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环境走,环境,则要靠政策来营造。”黄树田表示,不能让创客成为“过客”,完善城乡衔接机制仍有可为空间。
离开朱家林时已近黄昏,创客公寓的灯火一盏盏亮起,伴随着“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古老村庄正焕发新的生机。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5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