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中欧国际创新中心:打造创新“大脑”重构创新生态

2019-09-17 12:07 来源:综合

  2019年秋天,遥望西南辽阔的天空,那里似乎有未经开垦的土地,所有的道路,所有的人都在走向重庆,在这里,大家的热情如此不可思议,只因这座城市让他们无法平静。

  8月末闭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9月份进入了具体成果的总结期,就是这样一次收获的盛会,4天举办了46场论坛活动、8大国际赛事、100多场发布活动,日均客流20.94万人次,签约项目超过600个,还发布了10项展会重要成果。

  “这次智博会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新高度,同时开启了人类社会智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上合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直言。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也说:“以前我们这样的会议,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或者是在硅谷召开,如果在硅谷开这样的会,我认为是一般代表着技术研究的进步。但是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召开这样的会议,我认为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他表示:“我相信中国的机会更是世界的机会,重庆的机会是我们每个人的机会。”

  图片为8月27日,第二届智博会现场悦来国际会议中心N4馆N4023的中欧国际创新中心展位,实践“创新智核”功能。

  签约:实践落地第一步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随着智博会上国际巨头的抢滩,名企纷纷入驻,13名诺贝尔奖得主、4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得主、6名国际组织负责人、52名国内外知名院士纷至沓来,更让智博会成为高端对接、务实合作的国际性平台,中欧国际创新中心作为重庆中欧国际创意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投资协会共建的高端智库和跨境双创中心,此次智博会重装出场,引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对于中欧在创新技术发展的思考与创新实践、培育创新动力,以及双方在未来城市设计、智慧生态建设、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合作空间方面,多家中外企业表达了希望在平台上寻找潜在未来合作伙伴的心愿。

  作为全国第一个“农牧高新区”的重庆荣昌区,地处成渝高铁的黄金分割线上,到成都、重庆两大城市都只要1个小时,独特的区位优势,让当地政府对开放通道和平台、产业发展、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机遇也更为敏感,一位负责招商项目的负责人径直走到中欧国际创新中心的展位前,对已落户西部的“物联中国”的相关技术应用项目,对标并应用于荣昌国家高新区智能化城市建设的支撑性,表达了兴趣和期待。

  类似互动和交流并不仅限于此,双响连炮,8月28日在重庆市两江新区举办的智博会中欧专场----“中欧国际创新与资本联动高峰论坛”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主办方之一,中欧国际创新中心会同国家发改委产业所等相关领导,顶尖经济学者、智库研究院知名专家、知名企业领袖等400余人,齐聚中欧国际博览馆发布大厅,就文化创新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方面展开了对话,分享了精彩案例,交流了真知灼见,其中,共建中欧国际创投基金、共建跨境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项目在论坛上成功签约,也让创新经济产业最佳实践落地项目走完了第一步,也给世界进行了一个表率,中国科技合作的步伐跟欧洲合作的意义和决心不会因纷繁复杂的国际情势产生动摇,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图片为重庆市两江新区中欧国际创新中心,对实现区域创新发展,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国西部新地标。

  清流:中欧合作尤显重要

  目前,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焦虑情绪,是因世界缺动力,缺治理,缺平衡,缺合作,缺动力是因缺乏科技创新与合作,世界技术保护主义抬头阻碍科技创新与合作,要创建支撑环境和条件,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他认为,做好颠覆性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市场取向技术创新,关键要发展一流创新环境,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一流大学,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强调,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一个十分复杂的重要历史阶段。一方面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怎么办?就是要打好转型升级的攻坚战,要让中国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它的要义是什么呢?高质量的发展第一要义就是创新。

  国家发改委产业所所长黄汉权表示:“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直辖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交汇点,承担着领跑西部开发开放、对标世界顶尖水平、发挥“三个作用”的历史重任,重庆要完成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中实现更大的作为,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走在西部发展的前列,关键还是要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

  中欧国际创新中心紧抓历史机遇,顺势而为,未来还将携手欧洲共建科创项目落户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打造中欧城镇化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长江书法研究中心、中欧国际创新创业合作样板等具体项目的落地。

  “希望中欧国际创新中心,在推动中欧科技合作当中要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大作为。”黄汉权强调称。中欧科技合作空间巨大,欧洲是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两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还有较大的差距。科技和产业的互补性很强,欧洲在很多领域有很多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中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完整的产业体系,只要加强中欧科技合作,就可以做到我们讲的“科技无国界,让科技造福全人类”。

  文化:科技与创新联动的基因

  一直以来,中欧国际创新中心首要目标是成为从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来到中国的商业领袖、投资者和相关政府等的首站目的地,在此他们将获得通往中国西部的窗口和通道。同时也为来自欧洲的创业家、技术专家和商业人士提供创业基地及办公场所,并协助他们的项目、团队、人才进入中国市场。

  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bartholomew,在米兰拥有家具工作室,米兰和欧美其他地区相比,更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甚至是生活方式来操作,既有手工艺的精雕细琢,又极具现代主义风范,所以他设计的产品非常受欢迎,业务逐渐扩展到中国,bartholomew对艺术拥有狂热与执着,他看到了与意大利圣维塔尔教堂壁画,几乎同时期完成的敦煌220号洞窟壁画时,他惊叹中国文化的神奇,从2018年开始,他开始来到中国游历,其设计中也逐渐浸染了中国元素,他一直考虑在重庆开设一家建筑事务所,他将中国工作办公场地选择在中欧国际创新中心,“我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想好好休息,然后商务洽谈,但一切让我觉得陌生,中欧国际创新中心将这次考察事先进行了分析与规划,创意交流、餐饮商务全都在这栋“综合体”里解决,非常方便,我认为也是一种创新,它的博览馆正在展出我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这实在太美妙了,我和他们成为了朋友,现在无话不谈。”bartholomew表示。

  图片为中欧国际创新中心---中欧国际博览馆密集推出了“落笔惊风雨”建国70周年书法邀请展、《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大家全国巡展、《匠人匠心·佳作传承》中国乌木(阴沉木)艺术大师作品巡回展重庆首展、 "文心蔚然"--文蔚书画艺术全国巡展、《拓片与人类文明从重庆出发》主题展、《新诗百年》中国诗歌艺术大系列等展览。

  事实上,中欧国际创新中心正在致力帮助类似bartholomew这样的欧洲文化、科学、技术和创新,机构(包括创业者和公司)进入中国西部市场,如今,中欧国际创新中心主要集中在绿色、智慧、健康三大最具活力的创新经济产业最佳实践落地,在先进制造、智慧城市、创新设计、数字经济、健康医疗、绿色金融、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文化IP以及非遗研究等领域,加大创新资源整合、重大项目立项、品牌渠道建设、项目孵化加速、文创IP定制、基金投资遴选等方面的工作,并储备财智资源,对接创新互动与跨境合资创业合作,匹配技术创新与转移的最佳解决方案。

  “当然,除了一些常规的工作,我们主要围绕在推介路演、市场网络推广、中欧伙伴配置、园区落户对接、产业基金支持等系统服务模式方面,也在努力让技术、项目、人才、市场、资本等创新和创业要素能够在中欧间双向流动。‘“中欧国际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刘浪透露。

  图片为“大写神州”---- 崔如琢书画展中作品,传达出现代性和古老传统相融合的表现力,超越了欧洲人印象中中国既往传统绘画的面貌。

  文化为“魂”,是贯彻在中欧国际创新中心工作中的重要基石,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交流,离不开思想的碰撞。姚景源认为,一个民族的创新、一个企业的创新,应当和它的文化基因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讲文化,让文化和创新彼此互动。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要想有更大的成果。因为创新一开始有很多风险,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个时候需要资本联动,需要资本去“辐射”它。

  黄汉权也表示:“科技领先、文化为本、资本推动,三个要素的互动结合起来。”“我们正通过文化+科技+金融的模式,解决三者融合问题,通过科技赋能,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使文化产品呈现数字化的特质,进行形态的改变。”刘浪透露。他还解释称:“金融则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和手段来进行适当调整,能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相关的信用风险,使金融能够在科技对文化较好赋能的基础上,更大力度地进行介入并精准发力。”(文:乔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