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王”包玉刚:勤俭自立 爱国爱乡(家风家训)
□谷 敏 董 捷
从古至今,除了秉承“诗书传家久”的书香世家,不少商人家族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宁波镇海横河堰包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横河堰包氏原籍安徽,北宋孝肃公包拯为其祖先。包拯长子包绶的六世孙包元吉官至南宋翰林院待制,是包拯子孙中由安徽迁往江浙的第一人。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之后,沿海港口城市宁波从商者日众,包氏后人大约从此时开始涉足商业。据宁波天一阁藏《包氏家谱》记载,包拯第二十世孙包奎祉偶拾巨金后将财物奉归原主,失主为感谢他,邀请他一起前往福建经商,包奎祉“由是获利起家”,家道蒸蒸日上,他即是号称“世界船王”的包玉刚的太祖父。
包玉刚(1918年—1991年),原名包起然,16岁随父亲包兆龙在武汉的自营鞋庄工作,抗日战争后转而从事金融业,1955年开始在香港经营海上航运贸易。由于他善于分析世界经济动态,又有曾在银行工作的背景,至1980年,其名下已拥有200艘商船,排水量总计2000万吨,居世界航运业之首,时称“世界船王”。
包玉刚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的好学、自律分不开。在武汉时,他白天上班,晚上去夜校学习金融管理。在香港时,他每天晚饭后学英语,还常向女儿请教英文的日常用语。他的座右铭是“持恒健身、勤俭建业”。包玉刚非常重视体育锻炼,每天都坚持跳绳两百下、游泳半小时,还送给经理级的下属每人一根跳绳,希望大家都学他多运动。论及勤俭,包玉刚曾劝勉少女时期的大女儿,希望她不要在物质上耗费太多,他说:“记住,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摆阔的,有鞋穿就不用买鞋。”他自己常穿着一件补过好几次的破旧毛巾衣去游泳。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他说,航运管理千头万绪,需要集中精神应对,因此“私人生活要有纪律,有条理”。
包玉刚与妻子黄秀英共育有4个女儿。包玉刚教育女儿们,女性一定要自立自强。他对大女儿包陪庆说:“陪陪,在这个世界上,男也好,女也好,都要学会用自己的双脚站立,都要经济独立,一辈子不要靠父母和家庭背景,不要依赖丈夫和别人。要做到这点,你必须多读书,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好独立谋生。”今天,包玉刚的女儿们继承了包玉刚所开创的事业并发扬光大,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包玉刚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爱国爱乡的情怀。他在内地广做慈善,捐资修建了北京兆龙饭店、宁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等。自1978年始,包玉刚即与国内造船企业签署协议,订制多艘船只,推动中国船舶业走向世界。包玉刚叮嘱女儿们要热爱祖籍国。他说:“无论加入了什么国籍,无论成为哪个国家的媳妇,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父亲包兆龙去世后,包玉刚为父亲的青铜塑像题辞,亲书包老先生遗训:“叶落归根,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在怀念父亲的同时,也向世人表达了自己“不忘父母之国”的心愿。
包玉刚去世后,包陪庆带领妹妹们继续为宁波大学捐资修建教学楼、设立各类奖学金,她还受邀成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二届理事,捐资让1万名四川贫困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复明手术,将父亲生前的慈善公益事业持续下去。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23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