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酿造到大数据“智造”
科技味调进酒香里(经济新方位·长江上游转换发展动力②)
本报记者 宋豪新
“公司成立3年,一直没啥盈利。”孙云权心里着急。他既是泸州智通自动化设备公司的创始人,又是当地引进的特聘专家。
四川泸州,长江、沱江、赤水河在此交汇。城以酒兴,酒以城名。3年前,孙云权为酒而来,着手研发酿酒机器人。“有了它的帮助,传统酿酒一整套流程,将实现全自动化,制酒企业也会面貌一新。”
同样盯着白酒搞研发的,还有博士邹江鹏。让调酒过程更可控,是他的目标。
传统调酒,全凭老师傅感官经验。眼看粮糟、鼻闻酸度、手摸湿度、尝评勾调……多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调酒,不费时不费力,产品质量更稳定。”邹江鹏说。
一个智能酿酒,一个数字调酒,孙云权和邹江鹏的共同愿望就是尽早推广应用新技术。但他们深知,技术攻关、产品迭代自有周期,再急也要一步一个脚印。
张良是当地一家白酒企业的负责人。这些年他渐渐明白,不能一味追求降低成本、提高产量销量。“还是要通过新技术新理念,重塑生产流程。这样才能真正为传统白酒产业赋能。”
今年,他所在酒企投资12亿元,上马智能酿造车间、智能装备研制基地等项目。在规划里,未来还要建成智能化酿造绿色示范基地,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当越来越多的传统白酒企业行动起来,弥漫的酒香与科技的气息开始交织生长。孙云权和邹江鹏也终于等来了抛向他们的橄榄枝。
“这套设备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产品,专门为本地一家大型酒企量身定做。”走进智通公司生产车间,一套智能酿酒机器人设备令人眼前一亮。
“从起糟到拌、到润粮、上甑摘酒,全自动化。”孙云权说,传统酿酒,酿酒工人需要在热气腾腾的高温中花几个小时,才能把几百斤蒸熟的粮食一铲一铲地铲出来。有了这套自动化设备,几分钟就能完成,而且能够保障酒的品质不变。
“只需几滴基酒,5分钟内就能拿到酒样图谱报告。这批次的基酒品质如何,后续如何搭配调制,一目了然。”邹江鹏的智能调酒系统也日渐成熟。以人工调酒经验为基础,建立算法语言、数学模型,传统酿造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今年初,公司获得大订单,孙云权期待好好打个翻身仗。邹江鹏则成为一家酒企的首席技术营销官。他正通过基础数据库的不断积累和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打破看似神秘的调酒工艺。
智能酿造、数据催化,酒香四溢的古城飘出转型发展的新味道。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