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个体书店向社区化转型
打造城乡“文化客厅”(说台湾)
本报记者 汪灵犀
|
个体书店“书房味道”里面卖书、卖杂货、卖茶叶、卖器物,是一个小型社区文化中心。
(资料图片)
|
|
位于新北市的“小小书店”,就像一个“气质文艺青年”。
(资料图片)
|
台湾的个体书店很小,营业额也不见多少,但它们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田园村庄中最具创意与人文关怀的书香角落,是城乡的“文化客厅”。它们所完成的不只是买卖,更是一种文化与生活的对话,也彰显了书店的美好价值。
台湾个体书店虽然处境艰难,但在抵挡互联网冲击、运营成本压力的过程中,成功维系着社区内独特的文化气息,将知识和创意以更短的距离、更直接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个市民、每一个家庭。
很小,但很独特
近10年来,台湾实体书店的日子不好过。全盛时期,台湾曾拥有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书店,到2012年剩不到1000家。走一趟昔日有“书店街”称号的台北重庆南路,便可有切身感受。在一片萧条之下,还在努力坚守的,是街角巷边各式各样充满特色的个体书店。
不像连锁书店拥有大空间和华丽摆设,从个体书店推门而入,会发现里面书不会很多,甚至很多还是旧的,店里可能还搭配卖些咖啡、文具,甚至是香精香油、猫粮狗粮,它可能是清新的、前卫的、古朴的、悬疑的。在这里,你可以欣赏,也可以融入,与它进行一次灵魂对话。
比如藏身于新北市永和区热闹喧哗的菜市场旁的“小小书店”,就像一个“气质文艺青年”。它是当地社区艺文活动与资讯交流的推广平台,除了文学读书会、写作课程、手工创意课程外,这里还会不定期举办各式议题座谈、纪录片播映、书友会等分享活动,并孵化当地社区刊物的诞生。
还比如位于台东市汉阳南路的“晃晃二手书店”,则像一个“歇脚的背包客”。它是一栋集书店、咖啡馆、民宿于一身的三层小楼,因为向游客提供“以二手书换宿”和“以工换宿”服务,成为天南地北过客与当地社区民众相互交流的一个小型聚会所。店主人罗素素曾自剖心迹说道:“开二手书店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只是想做些有趣的事。”
有书,更有生活
个体书店的存在,不单只是卖书,更是一种社区生活方式。书店不仅仅是提供图书和阅读的空间,更是文化体验和社交的空间,它就像城乡中的一间“文化客厅”。
“为什么要坚持实体书店?如果书店只是一个买卖书籍的地方,那它的确会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了。”台湾个体书店文化协会秘书长廖英良说,个体书店除了作为一个营业场所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功能。“我们希望这些书店里发展出来的文化,能够被保留下来。而通过书店这个空间产生的社区文化,正是网络上无法产生的东西。”
个体书店与传统书店,大不相同。“读者走进书店,以前就是去买书,而现在却不一样。也许是想去买书、看书、搜集资料,也许只是想去喝咖啡、看展览、听讲座。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可能与书店发生关联,书店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廖英良说。
举个简单的例子。台湾托儿资源紧缺,但父母又不能把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许多书店兼具“社区托儿”功能,孩子放学后先在书店等父母,父母接孩子时也会顺道看书、购书,书店由此创造新的价值,得到新的商机。
开在新北市一间老房子里的“书房味道”,也是一个小型社区文化中心。里面卖书、卖杂货、卖茶叶、卖器物,附近居民去店里看书、挑选货品,也喝茶、喝咖啡,大家分享各自的旅游、生活经验,品味每一个生命故事背后的内在心光,和谐的新人际网络关系由此诞生。
是守,也是种子
“书店在网络时代里似乎已经是夕阳余晖。但是,我们依然看到许多人愿意守着这一亩田,继续耕耘阅读的种子。”台湾个体书店文化协会理事长陈隆昊这样写道。
守住个体书店,俨然守住生长于台湾街巷间的文化根脉和“文化种子”。无奈,在台湾部分偏远乡镇,受网络冲击,甚至连一家兼卖图书的文具店都不存在。因此,台湾文化部门将实体书店纳入“补助办理文学阅读推广作业要点”补助对象,帮助个体书店转型成为社区文化中心。从2013年开始,共有10多家书店获得50万元新台币的补助,一些资讯特别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拥有了温馨的个体书店。
台湾个体书店文化协会也在试图推动书店的社会角色转换。“不应当仅仅把书店当做一个营业场所,还应看做是一个文化事业。我们在想办法推展,让一些个体书店尽量开到乡村去,让那里的人们可以就近走进书店,获得文化的滋养。”陈隆昊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4月13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