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填补四项技术空白
中国油气管道安全技术取得突破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王俊岭)如何从源头保证油气管道,特别是高钢级大口径管道运行的本质安全?近日,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在京共同就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形成的高钢级大口径管道安全关键技术与规模应用成果进行探讨。
据了解,截止到2018年,我国已建成油气长输管道13万千米,202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24万千米,其中以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和中俄东线为代表的高钢级大口径管道就有4万千米。这对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预测并预防油气管道风险、避免恶性事故发生,实现管道本质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总经理闵希华说。为此,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组织“产学研用7家单位、200多名科技人员,历时12载持续攻关,创建了亚洲首座、世界第三座高钢级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创新了复杂载荷条件下管道防灾技术并建立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出管道高精度监检测装备和系统,形成了高钢级大口径管道定量风险评估技术等四大技术创新成果,为我国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这批创新成果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5件,制定标准9项,4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及止裂、管道应力弱磁内检测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19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