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级技工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已达2∶1——
当个技工很自豪!(一线调查)
|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本报记者 李心萍
核心阅读
近年来,随着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制度的逐步完善,随着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工正在以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许多对技工操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纷纷选择投入技工学习中,技工院校培训更加注重校企结合。尽管如此,实际生产中,仍然面临高级技术人才稀缺等问题,急需完善技工评价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新型技能人才发展环境。
切削雕磨、打孔钻锉……在全国205个集训基地里,一群年轻人正在投身热火朝天的训练中。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上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老将”,有的刚从全国选拔赛中突出重围;他们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有500多人;他们将在接下来不到半年时间内历经多轮考核,最终每个项目角逐出1名选手。
他们是技能青年,将代表中国出征俄罗斯喀山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代表着中国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
这群年轻人为啥选择当技工?中国的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当个好技工,有趣味有价值也受尊重
“选择一门技术,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胡萍
“人生有许多条路通向成功,不单单是考大学这一条路;选择一门技术,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胡萍说,到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学习服装专业,是自己的选择,源于自发的兴趣。
可做出这一决定并不轻松:“一开始,亲戚和朋友都很不认可我的决定。有一年,家里亲戚一块儿吃饭,三叔说,‘胡萍以后就是个老大难’。”“多亏了世界技能大赛,肯定了我的价值,也让亲戚朋友改变了对我的看法。”胡萍说。
作为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铜牌获得者,胡凡与胡萍一样,也是主动选择当技工。2014年高考后,他放弃了二本院校,来到深圳技师学院学习珠宝设计与制作。“选择很重要,要冷静下来,思考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在技工院校学手艺,走技能成才道路,也是一条康庄大道。”胡凡说。
虽说社会上重学历轻技术的观念尚未完全扭转,但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基于兴趣选择成为一名技工。他们自信活泼、充满活力,希望在各个领域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走进技工院校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车钳铣刨磨等传统技工操作,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3D打印应用、应用生物、图文传播技术、风景园林、电子信息技术等新专业纷纷涌现。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些“老大黑粗”工种逐步消失,智能设备的安装、保养和调试等新专业取而代之。
“让社会更加了解技工、理解技工,是我们申办世赛、积极参赛的根本目的,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技能事业。”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说,以去年全国选拔赛为例,共1359名选手参赛,约15万名观众到场观赛,近百家企业、院校到赛场布展,上百万观众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比赛,通过参赛、观赛促进社会风尚转化,使社会更加尊重技能人才。
毕业即就业,“吃香”程度持续走高
“专业设置必须对接产业发展,让学生出校门就能直接适应企业,缩短工学之间的磨合期”
——中山市技师学院院长郭敏雄
在去年的全国选拔赛中,广东队大获丰收,共有101名选手入围42个项目国家集训队,获得20个项目全国冠军。这些选手绝大部分是广东省各大技工院校的在校生。
广东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56所,在校生57.1万人。这批学生们不仅仅上得了赛场,更下得了厂房。“我们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9.53%,毕业即就业,近年来企业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已达5∶1,‘吃香’程度继续走高。”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院长汤伟群说。
“专业设置必须对接产业发展,让学生出校门就能直接适应企业,缩短了工学之间的磨合期。”中山市技师学院院长郭敏雄说。
院校牵手企业,招生如同招工。2017年6月,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和西门子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家中德西门子技术国际学院,学生毕业后将取得西门子德国柏林技术学院高级工或工程师证书和技师学院毕业证书。
“我们创新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推动学院与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招生招工、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说,从入口到出口,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每个阶段,充分发挥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
承办集训基地。广东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世赛项目竞赛标准来自生产服务一线,由世界技能组织聘请各领域最高水平的技能专家,从最新的生产服务实践中总结完善并不断更新,代表了当代最前沿技术。承办集训基地,让广东的技工院校掌握了前沿的人才培养标准,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转化到教学中,在不少项目上达到了与世界接轨的技能水平。
其实,“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是根据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的,目前有制造与工程技术、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艺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及个人服务等六大领域50多个比赛项目,3D数字游戏、移动机器人、云计算、水处理技术等,许多项目都是具有前瞻性并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参与世赛,学习掌握最新标准,并将其转化为日常教学培训标准,对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意义重大。
人数总量多,人才结构待优化
“企业招人更看重人才直接参与生产的‘变现’能力,这部分高技能人才还比较紧缺”
——一位企业负责人
虽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技能人才招人难,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仍是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困扰。
有专家表示,“一直有一种声音,说企业自动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会挤占技工的生存空间。其实不然,这些自动化的设备,更加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来管理。”
“在市场上,企业招人更看重人才直接参与生产的‘变现’能力,这部分高技能人才还比较紧缺。”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有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总量严重不足。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供需矛盾突出。
“我们更想在实际生产里发挥更大价值。” 胡萍说,作为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的运动员,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技能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高技能人才培训绝非一朝一夕。“首先要积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国家接连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措施,并着力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其次,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人社部将继续贯彻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构筑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不断增强技工院校实力,制定并落实支持技师学院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校企合作作为技工院校基本办学制度,深入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新型技术工人。”该负责人说。
“未来,我们的评价制度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说,具体而言,要深化职业资格评价改革,全面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加大企业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自主评价改革的力度;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企业职工自主评价、社会人员第三方评价、院校学生校企合作评价和竞赛选拔评价等多元评价改革。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0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