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委员解读热点话题(委员通道)
本报记者 贾平凡
|
全国政协委员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 陈亚楠摄
|
3月3日下午,距离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还有1个多小时。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内中央大厅北侧,中外记者织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媒体墙。媒体们翘首以待的,正是全国两会的首场“委员通道”。14时许,铃声响起,9位来自多个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分3组来到指定区域,与中外媒体记者零距离交流。
“今年底准备发射嫦娥五号,明年将发射火箭探测器。”第一位走上通道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一上场,就带给大家惊喜。他说,刚刚自主唤醒的“玉兔二号”目前状态良好。
全国政协委员、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表示,5G正在助力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今年下半年5G手机将零星上市,等到明年两会的时候将大规模上市。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介绍说,去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的水质优良率已达到87.5%,洞庭湖的总磷浓度下降了38%。
全国政协常委、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中国在全球卫生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体现出大国担当。她说,全球化时代,传染病传播速度很快,需要每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应对突发疾病的防控系统和能力。中国在这方面已引领全球,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是首批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应急医疗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前段时间,故宫博物院“上元之夜”文化活动引发热议,首次开放夜场的故宫门票一票难求。全国政协委员、故宫文物医院院长宋纪蓉首先对没有抢到票的观众表达歉意。她表示,故宫文物医院2016年底挂牌,是全世界第一所文物医院。她透露,下一步,故宫还将和高校合作,建设中国第一所文物医学院。
在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王宁利、施一公、海霞就公众普遍关注的脱贫攻坚、青少年视力保护、教育、普通话普及等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04日 第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