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为依托,通过整合高校综合优势资源和社会优势资源,支撑高校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代表了“科技创新、资源集成”的产学研模式,使自身的科技优势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双创格局和新的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包括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艺化、产品化、商业化和产业化,但目前高校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据悉,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如何提升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当代高校科技教育和科技创业迫切解决的难题。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走出去”的重要原因,总结下来大概有这几个方面: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轨、缺乏专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成果产权归属不清晰、产业化中间实验不科学、科技转化机制不健全等。看似简单的问题逻辑,其实在解决的过程中涉及环节过多需要面对很多挑战,这也是令很多大学科技园运营方最为头疼的事情。然而,位于翔安区南部新城,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9亩,总建筑面积19.22万平方米,总投资12.8亿元的厦大国家科技园却探索出了极具本地化特色的成果转化新模式,在众多大学科技园中脱颖而出,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概率,成为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厦大国家科技园
首先,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
厦大国家科技园积极与厦门市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商,获得更多产业政策支持的同时,完善园区周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环境;紧密衔接各环节中的主体和流动要素,建立灵活多变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承担起中枢服务职能,打破信息壁垒和技术障碍,保证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吸引新材料、生物医药科技、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支柱产业入驻,打造产业集聚区,实现入驻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一套可自循环的园区服务生态系统。
凡厦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师生创业项目原则上均在厦门市落地孵化、转化,同时向厦门市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园区的创业人员和机构开放学校技术、信息、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源,并通过建立技术专家库、技术成果库和整合其学科、人才资源等方式,为科技园和其他的创业人员和机构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服务。
其次,构建成果转化落地平台
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市场力量链接配置海内外侨商资源,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海丝云创”,布局全球孵化培育体系,健全孵化中试载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科技园区这一产业载体,确定大的技术方向,找到企业评估其技术,谈判选定合作方式,与此同时找好规模化示范项目,围绕示范项目建立团队,做出示范,找好市场开拓的路径,业务与团队融合成长。促进创新技术商业化落地,构筑“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全产业链。
充分发挥产业互联网优势,使成果转化的传统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转化的渠道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科技金融、管理咨询和企业孵化等重要的支撑性服务。致力于形成一个集展示、共享、服务、交易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科技与资本、企业、人才等多要素组合、多种功能互补的技术市场平台
最后,创新成果转化合作机制
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厦门大学为依托,作为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厦门大学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拥有的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为厦大国家科技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转化源泉。通过整合产、学、研、用、金等各类创新要素,聚焦科技重大任务协同攻关、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等多元任务,系统化布局、体系化推进。
操作层面,建立创新转化案例库,分析各种创新转化模式,运用国际交流、国内合作等手段,推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集中多方科研力量开展研究,探索创新转化的内在规律,建立创新转化知识系统。联合厦门大学加强对科技成果信息的分类挖掘,围绕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梳理遴选一批成熟度较高的可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储备库,加强对入库项目跟踪管理,推动一批重点产学研项目在厦实施。
厦大国家科技园一直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产学研用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体系,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形成分工合理、资源互补的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服务和产业服务体系,在推动科技成果上不遗余力的努力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