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石家庄1月26日电 题:“老票证”述时代变迁:从凭“票”买到“任意”购
作者 黄歆尧
“这在当时算是最小的布票,一般都用它找零。”2019年春节临近,正忙着和老伴采购年货的王连增,指着一张略微泛黄,面额为“壹厘米”的布票连连感慨,“现在日子好喽!当时布票紧张,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做身新衣服。”
今年81岁的王连增是河北邯郸人,痴迷于票证收藏二十余年。走进王连增的家,一筐筐“老票证”堆满床榻:粮票、布票、食用油票,还有当时颇为稀缺的自行车票、手表票、缝纫机票。
布票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中国“票证”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国家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为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的专用购买凭证。
收藏了近两万张票证的王连增称,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物物皆凭票”是那个年代的特点。
“我结婚那会儿经济紧张,什么都没置备上。”据王连增介绍,跟现在结婚要汽车、金饰、钻戒不同,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在当时俗称“三转一响”,是年轻人结婚最体面的配置。
“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顶风冒雪,攥着过年时特供的糖票、豆腐票、花生票,到供应店门口排队抢购年货。”王连增回忆说,我们平时都勒紧裤腰带把购买细粮的票证攒起来,就为了过年的时候多吃两口馒头,多吃两个饺子。
王连增的儿子、今年48岁的王利强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小时候,一个面包需要2两粮票,只有过生日才能有机会吃到。”
1989年,王利强考上外省一所大学。为解决在校期间的吃饭问题,王连增提前将一沓子邯郸粮票换成全国粮票让王利强带着。
现定居北京的王利强称,到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粮票已经不用了,用钱就能买到东西,“再后来,国家物资丰富起来。”
与祖父辈经历过的物资匮乏相比,王连增的孙子、今年20岁的王中阳则生活在“出门几乎不带现金,动动手指头就能任意支付购买”的年代。
自小听爷爷念叨老票证的王中阳说,感觉社会发展特别快。爷爷1954年参加工作,1965年才分到一张自行车票,用了小半年的工资买了辆“飞鸽”牌自行车,一骑就是20多年,“现在共享单车随处可见,中国都成为移动支付大国了。”
等着儿子一家开车从北京回来团圆的王连增说,“现在吃喝啥都不缺,天天跟过年一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