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由朝阳区文化委员会、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寻找工匠”非遗传习课堂结课暨新一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证书颁发仪式,在北京朝阳区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举行。北京市文化局非遗处副调研员雷喜、北京市文化局非遗处李茜、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石振怀、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马俊、朝阳区文化委文化科科长李宏军、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朝阳区文化馆书记欧阳辉参加了本次活动,朝阳区非遗中心负责人杜洋主持了本次大会。
2017年、2018年根据《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朝阳区非遗中心举办寻找工匠——朝阳区非遗传习课堂(初级、中级班)主题培训活动,通过“朝阳非遗”公众号及朝阳云平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学员,两次活动有近800人报名,择优录取159名学员,累计506个课时。结课活动上还为国家级传承人、区级项目及传承人颁发了牌匾和证书。其中“传统香品制作技艺”作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为太月香学体系罗子杰颁发了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证书。“我国香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中包括祭祀用香、民俗用香、宗教用香和生活用香等领域;传统香品制作技艺是各领域用香中的重要传统工艺,支撑了香文化的千年传续;随着传统工艺振兴,越来越多人关注传统用香、关注天然用香。此次非遗课程的开设对传统香文化中传统工艺部分走进社会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的文化自信”罗子杰说。
本次活动中同时还为“快板书代表性传承人郑思杰、王氏飞叉代表性传承人王斌、宋氏踢毽代表性传承人井小毅、孙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磊、灯彩扎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海捷、花丝镶嵌代表性传承人董瑞京、古书画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楼朋竹、旗袍裁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史立萍、刻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凤兰、刁氏正脊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刁文鲳、傅氏幻术代表性传承人傅琰东、北刘动物标本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二红、北京兔儿爷代表性传承人双鑫、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燚、北京宫廷补绣代表性传承人启燕飞、肘法柔筋按摩代表性传承人李晨、奶子房庙会代表性传承人李运涛、七巧板拼图游戏代表性传承人武元元、乔装戏代表性传承人胡金玲颁发了朝阳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继续深入传统工艺振兴工作,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本次开展“寻找工匠”非遗传习课堂(中级班)培训工作中,共有近200人报名,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60岁。其中20—40岁,占总人数的68﹪,40—60岁,占总人数的32﹪。报名学员中约一半为“寻找工匠”非遗传习课堂初级班的学员,有博士、在读研究生、经验丰富的从业者等。中级班基本延续了上一期的传统工艺项目,课程总时长312个课时,最终录取77人。“寻找工匠”非遗传习课堂通过逐级深入的传习课程,近一步扩充了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了高水平的非遗传习人群队伍。据了解,2019年朝阳区文化委还将建设、启用新朝阳区非遗中心,新址位于豆各庄,还将在太阳宫、黑庄户新建2个非遗传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