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多款产品“杀入”战局 短视频社交进入“战国时代”?

2019-01-23 08: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多款产品“杀入”战局 5G助推新一轮爆发
短视频社交进入“战国时代”?(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彭训文

  用户手机上安装的短视频App。
  资料图片

  1月15日,这一天的互联网社交领域很热闹。同一日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三款新社交App(应用程序)上线,字节跳动、云歌人工智能和快如科技分别推出多闪、马桶MT、聊天宝,引发热议。
 
  近年来,随着4G等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G网络呼之欲出,符合年轻人使用习惯的短视频行业迎来快速增长,资本也持续向该领域注入。业内分析认为,短视频社交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那么,短视频社交的“战国时代”已经来临了吗?
 
  
 
  短视频社交成风口
 
  “错过最关心的人的动态”“朋友间只剩下点赞之交”……在1月15日举行的短视频社交产品“多闪”上线发布会上,“90后”产品经理徐璐冉这样描述研发该产品的初衷。这款产品主打年轻群体的短视频社交,希望帮助人们增进亲密关系。其聚焦的是用户个人,以代替传统依靠相同内容兴趣产生的社区聚合。
 
  这款产品之所以引发业内广泛关注,除了产品本身定位独特外,还和其“东家”来头不小有关。这款产品由字节跳动公司研发,是其母公司今日头条及其旗下抖音平台,开始“转战”社交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举动。
 
  其他两款社交产品中,马桶MT主打陌生人社交,目前开通功能以匿名限时群聊为主。聊天宝由子弹短信升级而来,也增加了熟人圈、好东西等功能。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产品颇受关注的另一原因是,人们关心它们能否撼动微信在社交领域内的地位。数据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0亿。
 
  这3款新品是近年来我国短视频社交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中国信通院调查报告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网络短视频带宽总量接近翻三番增长。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74.1%的中国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而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四成用户愿意采用短视频代替文字交流,占比达37.3%。资本更是持续注入短视频领域,每年相关融资近100笔。
 
  业内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内,短视频将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流量变现、内容变现也将出现较大机会。短视频社交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
 
  网络升级用户青睐
 
  短视频社交为何突然火起来了,并有引领未来社交领域之势?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是基础。随着智能手机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录制有更清晰画面视频。而4G网络的普及,让人们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上传短视频,这在3G和2G网络时代基本上无法实现。随着未来流量升级、5G推广使用,短视频社交的应用和深化将获得更充分的基础设施支撑。
 
  短视频满足了年轻群体彰显个性的社交体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表示,当前年轻受众更喜欢使用视频社交工具,短视频社交在目前阶段是分众的而非大众的;人们对于当前社交应用多少有点疲惫感,期待这个领域有新的突破。
 
  同时,由于用户时间碎片化日趋严重,相对于视频,短视频在时间上更符合移动用户的习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郭悦认为,随着大屏手机的普及,手机与电脑、电视、平板电脑等设备收看视频的体验差距明显减小,同时由于手机在私人化、碎片化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使得用户愈发倾向使用手机收看视频。
 
  国外经验也表明,短视频与社交媒体存在着融合属性。一方面,短视频为社交媒体贡献很多原创内容和更强的用户黏性。另一方面,社交平台为短视频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渠道。两者融合是多赢的。
 
  正是这些优势,让短视频社交被不少人看好。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短视频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未来或将成为互联网社交主要发展方向。
 
  以创新思维应对竞争
 
  短视频社交领域的喜人前景,也让未来的行业竞争加剧。总结来看,未来短视频社交产品竞争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互联网巨头依靠自身影响力的竞争;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投入后,短视频平台泛滥,用户需求的满足和平台变现如何协调和平衡,难度很大。
 
  可以肯定的是,新兴社交平台的“搅局”和原有平台的“守业”所导致的相互角力将成为常态。如何在相互竞争中实现创新?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价值,使平台经济走得更远,是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专家建议,随着短视频内容生产平台泛滥、内容同一化,突围者需要以创新思维或站在更有差异化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市场。
 
  例如,让短视频通过知识传播实现用户互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胡智锋认为,短视频知识传播给用户带来的影响不仅在知识层面,还会延伸到日常生活,延伸到文化的创造、生活景观的创造。“这个基础上会产生更加深刻的产业影响,导致新的产业经济的形成。”
 
  胡智锋建议,未来短视频平台应强化与高校、专业科普机构和学者的合作,进一步提升知识类内容的覆盖广度和影响深度,并通过社交互动帮助提升用户的综合素质和视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1月23日   第 08 版)